2017年美國環境工作組發布“果蔬農殘排行榜”:草莓、菠菜、油桃、蘋果、桃子、梨、櫻桃等被列入“農殘黑名單”。
有農殘 ≠ 一定有害
農殘的危害跟攝入量有關,任何農藥都需要達到一定的量才會產生危害。一般上市的水果、蔬菜都規定了農殘最低標準,只要在標準范圍內,通常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但長遠來看,農殘易在體內蓄積,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肝病、癌癥等多種疾病,還會通過孕育殃及后代。
豇豆、韭菜最易有農殘
韭菜農藥用量較大,容易殘留在葉中。豇豆也要使用大量農藥,且不同成熟期的豇豆會同時打藥,會導致一些已成熟的豇豆還沒等到農藥自然分解,就被售賣。
大棚蔬菜并非安全
大棚里通常是高溫高濕的環境,有利于反季節蔬菜生長,也適合病害蟲生長。除此之外,大棚里多數都是同一塊地,連年種同一種蔬菜,造成土壤中的同一種病蟲害有連年繁殖的機會。如果不是采用生物防治等安全手段防治病蟲害,就必須大量使用農藥。
土豆比紅薯、花生農殘少
紅薯、花生雖然在地下生長,但非常容易生線蟲,而對付這種線蟲的“殺線劑”毒性非常強。相對來說,土豆生蟲較少。
圓白菜、大白菜比較安全
圓白菜、大白菜一般在秋季種,距離冬季上市時間較遠,農殘較少。且這兩種菜都是從里向外逐步生長,最外層的葉子可能接觸到農藥,所以吃時只需把外層葉子多剝掉幾層即可。
有刺激性味道的菜不易生蟲
像茴香、香菜、辣椒、芥藍等蔬菜,因為有獨特的味道,病蟲害少,因此農藥用的也較少。此外,像獼猴桃、核桃、栗子等帶厚皮的水果和堅果,病蟲害更少,生長周期又長,基本沒有農藥殘留。
不過也不可一概而論,關鍵還要看菜農是否按照標準使用農藥。
天然野菜不打藥
真正的野菜農藥殘留比較少,不過,只有蕨菜是真正長在山里的天然野菜,莧菜、薺菜很多都是人工種的。薺菜易生蚜蟲,用農藥較多。
有蟲眼的蔬菜不一定農殘少
有人以為葉子上有蟲眼的蔬菜是安全的,實際上,也很有可能是蔬菜被蟲子咬過后,剛被打了農藥。
一張清單,對號入座除農殘
果蔬農殘分兩類:一種是附著式,農殘只是在果蔬表面;另一種是內吸式,農殘已經滲入果蔬皮中。對于前者,可沖洗去除部分農殘,后者只能削皮。
>>焯水靠譜指數:★★★★
焯水是比較健康的烹飪方式,既可以省火也能減少植物油的使用。在熱水中,農藥的溶解性增強,因此去除農殘的效率比冷水高。
焯水1~10分鐘,去除農殘的效果都不錯,而且并不是時間越長效果越好。考慮到營養流失的因素,建議焯水1~2分鐘為宜。
比如清水漂洗“廣東菜心”5~10分鐘,可以去除甲胺磷殘留30%左右,而焯水1分鐘就可以去掉90%以上。
>>去皮靠譜指數:★★★★
對那些表層有蠟質的果蔬來說,水溶性的農藥難以穿透,而脂溶性的農藥一般也會被固定在蠟質層中。因此,去皮是最可靠的去除農殘方式之一,大約可去除90%以上,不過綠葉菜不適用。
個別內吸作用比較強的農藥,比如土豆里的甲拌磷,去皮可去除50%左右。當然,由于甲拌磷被定位為高毒高殘留農藥,目前已經禁止用于果蔬了。
建議:直接清洗后去皮,不用浸泡。蘋果、黃瓜等果蔬去皮會流失一部分營養,如抗氧化物、膳食纖維等。
>>清水洗靠譜指數:★★★
清水浸泡、流水沖洗是最基本的果蔬清洗方式。但長時間浸泡對去除農殘并沒有好處。
一般認為10~15分鐘的浸泡效果較好,因為浸泡時間過長,果蔬會重新將農藥吸附進去。對于黃瓜、蘋果等瓜果類,如果不準備去皮,可以浸泡后在流水下搓洗、擦洗。
>>淘米水、面粉水靠譜指數:★★
淘米水和面粉水均為弱堿性,這可能與其中的淀粉和礦物質有關。在弱堿性環境下,有機磷農藥的去除效率比清水略高一些;面粉、淀粉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吸附作用,有助去農殘。
>>臭氧靠譜指數:★★
臭氧降解農藥的原理主要是氧化,它處理葉菜的效果最好。用臭氧處理20~30分鐘,有機磷和菊酯類農藥的殘留量可以降低60%~70%。
值得注意的是,農藥被氧化后也可能產生毒性更大的物質。臭氧在室內本身也是一個污染源,因此不推薦家庭使用臭氧消毒方式處理果蔬。
>>超聲波靠譜指數:★★
超聲波的主要優勢是去污(比如塵土、腐殖質),它能夠輕松應對各種坑洼不平的表面,但它去除農殘的效率并不高,需要處理1~2小時才能有較好的效果。
不推薦家庭使用小型超聲波設備處理果蔬。
>>鹽水、堿水靠譜指數:★
堿水理論上確實可以破壞一些農藥,尤其是有機磷農藥。而鹽水可以通過改變果蔬表面的通透性,讓它們把農藥“吐”出來。
不過研究顯示,要產生明顯的效果,它們的濃度至少需要2%,當鹽水或堿水濃度低時,和清水洗的效果并無顯著差異。這意味著一升水要加20克,洗菜盆里加一小勺肯定不管用,得加一大把,但這樣做既不經濟也會導致水溶性營養素流失更多。
重點注意:堿水會將敵百蟲轉化為毒性更大的敵敵畏,不推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