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訕這件事,因人而異,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技巧會越來越純熟,給對方的感受也會越來越好。
我小時候就不太會和別人搭訕。作為小孩子又老是被大人搭訕。大人越問,我越不說。主要是擔心說錯了又被大人盤問逗鬧。所以那些碎嘴男人和多嘴女人,多少讓人眼煩。
長大后,要做些事情,必不可少要和人交流,于是在某一個清晨,我開了竅。行事仍舊懵懂謹慎,但內心深處希望自己被人接納,所以嘗試去主動搭訕。等我到了忙得四腳朝天的歲數,自然而然也不再考慮如何和別人搭訕的問題了。搭訕已經變守為攻。隨時隨地隨心都可發生了。
說到如何和陌生人搭訕,無非是關于技巧。
首先你要確定搭訕的目的是什么?粗略算來大概有四種。
1,營銷。
2,求偶。
3,單純為了搭訕而搭訕,比如寫作群要求我們寫《如何和陌生人搭訕》。
4,沒有目的。只是為了緩解旅途無聊。
第一種情況我們時常碰到。昨天,一個時尚群群友,名字叫“溫州女鞋批發”。微信時代,一個好名字就像一張好臉蛋兒。這么一個名字,我看著就搭訕不起來。趕巧于某些原因,通過了她好友,她過來搭訕我。目的顯而易見。
早上好。
不復。
晚上好。
不復。
早上好。
仍不復。
晚上好。
生意做成這樣,無聊又無腦。實在沒什么話說,我把她刪了。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昨天,我的日常里。
由于個人姓氏特殊,每次遇到陌生人都要解釋半晌。所以我直接讓業務員們喚我娘家的姓,我是X小姐。于是在我去辦事的時候一個陌生搭訕來了。
X姐,你到底姓什么?
我看了他一眼。正想解釋。。。
也許他見我若有所思狀。忽然抖腦一動說,哦!你有兩個姓。隨即目露慧根。。。
我一下笑了。大家都很惜時,懂得開發大腦。
沒等我說話。
很好。兩個姓很好。。。我是某公司的某某某。
嗯。接過名片,我點頭寒暄,然后走了。
我卻覺得這是一個成功的搭訕,讓我記住了這個毛頭銷售!他特別認真地說,我特別認真地記住了!
第二種搭訕,很顯然,屬于本能需求。
我堂弟,當年和他老婆是這樣搭訕的。
在萬象城溜冰。話說他從小就玩滑板,溜冰技術也還可以。于是,看到一年輕貌美女孩獨自一人冰上僵尸樣行走,他判斷好形式之后,聰慧地抓住了一個機會,對方摔跤的時候,他從天而降,伸出手,說,身子得往前探,然后技術性示范一番。在他也算一表人才的配置下,說了一句,我帶你一圈吧。女孩說不行,我得自己先試試。我怕滑太快又摔跤了。堂弟說,不用。你身子往前探,快不了,也摔不了。于是,順理成章地牽了手。
看來膽大心細,利利整整,是個求偶搭訕的基本要求。
第三種情況,老師為了讓大家有效搭訕,在群里搞活動,要求每人主動搭訕兩到三個人,便于大家深入實踐寫好這個題目。
我本來打好了字,準備開搭,赫然我發現一個問題。
有的人說,從來不搭訕別人的人飄過。
我不會搭訕別人,誰來搭我?剛好這會有點空。
我身高170,白白美。誰愿意勾搭一下?
老師也見狀不妙。立即更正-----同學們!要主動搭訕!!!
然后,我腦子里一閃念,我把“想撿后面說話的第十個人搭訕”刪掉,改成“我從來不敢搭訕別人。”然后靜觀其變。
結果,為了搭訕而搭訕的人們多少有些勉強。
“妹妹,你在廣東哪個地方?”
我說“我在廣東陽朔。”
他說,“其實我也是廣東桂林的。”
。。。。。。
狹路相逢,把無聊化成有聊,我喜歡這樣的搭訕。
?第四種情況,無需贅言。每個人都經歷過。
只為漫漫旅途從此不再無聊。一個好的搭訕,既是一種情感的短暫交流,又是長久未來的奇妙開篇。。。
3年前,我在夏威夷自助游,去往珍珠港的路上,在公交車上遇到一對年輕情侶。我問他們,你們也是去珍珠港?他們說是啊是啊!也是中國人欸!同路同路!我說自由行就這點不好,怕細節搞不清楚。老想隨時問路。他們是在日本工作的中國小兩口。我們聊了一路。互相交換了實用的導游信息,又交流了未來兩天的行程安排,大家的路線不大相同,之后便留了號碼各赴前程了。奇跡的是,三天后,我們由于計劃有變,在去到恐龍灣的時候,居然發現了海灘上正在游泳的他們倆。我說哇!小劉 !她也激動地跳了起來!他鄉遇“新知”也不過如此吧!我們擁抱著在一起玩了許久。
這對朋友至今一直都有聯系。我朋友不多,但這算是一對有紀念意義的朋友。
所有搭訕的根本在于你為什么要搭訕?如果我們在搭訕陌生人的時候,只是出于緩解無聊。那么最后我們收獲的終是搭訕之后更大的無聊。如果你在茫茫宇宙中,真誠地搭訕,即使他(她)是你生命中的薄單過客,也會是一件有趣而有意義的事情了。還要什么搭訕技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