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想起跟于楠第一次見面的場景,說實話,并不和睦,甚至現在想想還有點害怕。
那時我大二,他大四。
當時我剛加入學校的視頻拍攝制作社團,社團的指導老師說,要請一位曾經在《舌尖上的中國》劇組實習過的學長來給我們社團開個分享會,講講他的經驗,順便幫忙給我們寫的視頻腳本提點意見。
于是某個晚上,我們就見面了。
分享會一開始,他就讓我們先來個自我介紹。
那時候我還很內向,慫,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講話,所以自我介紹起來就跟蚊子哼哼似的。剛說沒兩句,就被他打斷:“大聲點,我聽不見。”
知道嗎,那種感覺,就像小時候被老師提問,回答聲音太小,被老師說“大點聲”,一模一樣!
瞬間我就很不爽,尷尬中透露著些許憤怒。
然而更不爽的是,接下來整個分享會,他揪住我不放:
“那個同學,你來講一講你們腳本的構思”;
“還是你,來說一下這段,你們想表達什么樣的感情”;
“你來跟我配合,演一下這段”;
......
整個分享會,我特么聽得比上課都認真。
分享會結束后,我松了一大口氣:終于不用再見到他了。
但孽緣開始了,就沒有無緣無故結束的道理。
-2-
分享會之后沒過多久,他跟我們社團的指導老師說,手頭有個項目缺人,需要社團給點支援。于是,點名把我給要走了。
當社團老師通知我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差點脫口而出“我要退社團”。
礙于是輔導員推薦我進的社團,在不給輔導員面子和被于楠折磨之間,左思右想,我...還是屈從于輔導員的淫威。
不過做出這個決定,就意味著這條路,跪著...都走不完:
上午的課剛結束,連午飯都沒吃,就被他叫過去,拍到下午低血糖腿軟癱坐在圖書館的大廳中;
晚上八點多下課剛準備回宿舍休息,一個電話打來,拍到深夜11點;
周末,宿舍的人都在睡懶覺,我六點就得爬起來,跟他一起去給公安局的人拍MV;
他一個人就能搞定的晚會拍照,非要拉上我,我滿地亂滾找角度,他坐在餐桌邊風卷殘云;
來新項目了,一起探討腳本,全程被罵“笨死了”、“能不能快點想”、“你帶腦子了嗎”;
......
剛開始,我會因為受不了他的嚴厲而偷偷哭鼻子,但到后來,我已經完全免疫了,因為我知道,我受益匪淺。
他有意鍛煉我的膽量,因為內向的性格,在社會上不吃香;
他真心實意教我技能和知識,因為我發現,他教我的遠比老師講的那一套,更有效;
他盡力幫我拓展人脈,走出學校,接觸社會,因為其實很多事,不只是靠能力就可以辦好的。
-3-
我大三那年,男朋友畢業回北京工作,為了跟上男友的步伐,我義無反顧來北京實習,和同學一起租了一間小次臥。
那時候,于楠已經畢業了,選擇留在學校當地,經營著一家小小的傳媒公司。
我跟于楠說:“我去北京了,和同學租了房子。”
“幾個人住?”
“三個人。”
“床睡得下?”
“我睡地上。”
沒過兩天,我就收到了一張厚厚的海綿床墊和一個電熱毯。
我打趣問他:“不會是你給我寄的吧...”
他難得的一本正經:“女生別總睡地上,對身體不好。”
那一瞬間,他戳到了我心中最脆弱的地方。
一個人在北京,不敢跟家里人說睡在地上,怕他們擔心;
對于男朋友來說,他自己玩兒的開心,遠比關心我過得怎么樣要重要;
而于楠,雖然他有時候玩世不恭,有時候非常嚴厲,有時候又像個二逼神經病,但是我知道,他內心,其實真的很善良,很柔軟。
就像之前冬天,我們一起在空調壞了的辦公室商量腳本,他看我凍得夠嗆,第二天就買了個取暖器,非要放在我腳邊,把我靴子都烤化了,還不給我賠;
到了夏天,房間里悶熱到喘不上氣,我熱得很煩躁,修空調的師傅又一直不來,他那么怕麻煩的人,竟然動手自己修;
每次項目做完出去吃飯慶功,他總會點兩份干鍋牛蛙,跟服務員交代一份上桌一份打包,跟大伙說要自己吃,其實私下都給了我;
他有什么好資源、好人脈,都會帶上我一起,雖然就是混個臉熟,但后來卻幫了我大忙;
出門辦事,他總會讓我走馬路里側,如果有人不小心撞過來,他反應比我都快,瞬間用手護住我;
項目掙到錢了,他總是跟我對半分,說女生應該多留點錢,但明明他付出的要比我多得多......
有時候我感覺,他就像只刺猬。
-4-
幾個月后,也就是來北京之后沒多久,男朋友就跟我提出分手。沒有任何抵抗,我回了句“好”,就刪掉了所有關于他的聯系方式。
我微信跟于楠講:“跟他分手了。”
他沒回。
兩天之后,我正在上班,他給我打電話:“你住哪兒?”
我:“住在xxxxxxx,怎么了?”
“下班后聚一聚。”
我嚇了一跳:“你在北京?!”
“嗯,剛好在北京辦事。”
那天我加班,足足讓他等了兩個多小時。
見面后,他帶我吃了一頓我根本吃不起的日料,在我住處附近散步,最后帶我去樓下的茶社喝茶。
那天,我們聊了好多好多,很難得的,他竟然給我講了他小時候的故事,我不知道的他的經歷,還神經病似的逗我笑。
我跟他講了我和前男友之間的好多委屈和心酸,還跟他說其實我一點都不難過。
最后,他打電話給我前男友,就說了一句話:“以前我覺得你有福氣,現在你丫就是個傻逼!”
哦,忘了說了,他倆其實是關系還不錯的朋友,而且還都是北京人。
世界真小,不是嗎?
-5-
因為工作關系,他不能在北京待很久,臨走前,他讓我加一個人的微信。
“這是跟我關系最好的哥們兒,我們認識七年多了,人品沒的說,他剛好在北京工作,你加他,需要幫忙的時候就喊他。”
有時候,他即便在你身邊,你也會感覺像隔著銀河;
有時候,他即便不在你身邊,你也知道,他也不愿讓你一個人。
后來,我跟他最好的哥們在一起了。
他知道后,笑著跟我們鬧,讓我們一人請他吃一頓飯,總說我跟我現在的男朋友在一起后,都變丑了變胖了變黑了,自從于楠準備重新在北京干事業后,隔三差五就打電話讓我們陪他吃飯,然后在吃飯的時候,我就聽他倆互相揭對方的短。
從那以后,除了吃飯,我跟于楠幾乎沒有別的交集了。
不過他還是會在我換手機號的第一時間打電話過來跟我確認,會告訴我男朋友工作再忙也要回家陪我,還會欠揍地跟我們炫耀他的陰陽師有四個茨木童子......
致青春里說,生活中兩個人,不一定非要有愛情才能在一起,有時候,友情可以讓兩個人的感情延續得更加深遠。
你的存在,對于我來說,亦師亦友,不止于友情,但也從未逾越成為愛情。
我始終感謝你的存在,為我帶來了溫暖和歡樂,成長與愛情。
我收回“再也不想見到你”的那句話,其實有你的日子,也還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