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老師是在線教育鏈條的核心服務提供者,也是內容生產者。優秀的師資是核心支撐力量,在線教育平臺需要通過完善的服務模式,調動老師的主觀能動性,產出精品內容,服務好學生,同時為教師帶來人氣和收益,從而實現師、生、平臺三方共贏。
但是怎么去讓老師主動接受在線教育平臺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減少老師的工作量,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只有真正服務于教師,才能讓教師成為在線教育平臺的中堅力量。今天,Lighthouse_七七想要和大家探討的,服務于教師的在線教育應用,應該如何去切入?
首先,我們可以將教師的工作分成各個節點,最主流也最簡單的分法,就是分成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節點,不出意外地是,目前大部分產品也都是從這三個節點進行切入的。那么這三種切法的優劣勢各有什么呢?
一、從課前切入
從課前切入的平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為教師提供教學動態PPT等教學素材的平臺,一種是為教師進行教學進度安排的平臺。這里,我們主要以提供教學素材類平臺為例進行分析。
以中國課件網為例,中國課件網是一個讓中小學教師免費下載課件的網站,這個網站致力于最大程度上減少教師課前備課的工作量。但是這個網站卻一直沒有很好地發展,原因有兩個:
(1)盈利困難。該網站目前一直是面向教師免費開放,瀏覽其官網,也沒有發現明顯的廣告痕跡,可以說,這個網站的盈利將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
(2)教師粘性不高。該網站的課件普遍標準化,且美觀程度有限,但是每個教師的授課風格不同,該網站難以滿足教師的個性化教學。
可以看出,目前從課前切入的平臺其實還是存在著比較大的問題的,如果需要增強教師粘性或者盈利能力,還是需要從課中或者課后等節點出發。
二、從課中切入
從課中切入的平臺也同樣還有不同的切入點,如有從點名簽到切入的平臺;有從課堂互動切入的平臺。而從課堂互動切入的平臺主要是以幼兒園和低齡K12為主,而今天我們主要以點名簽到類平臺作為主要分析的平臺。
簽到莢是一款專為減輕教師工作量、幫助學生再深造、求職及留學的免費手機應用軟件它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四點:
(1)簽到莢提供定時點名、掃碼點名、刷臉簽到、定位簽到等多種點名簽到手段,教師無需輸入學生花名冊即可分分鐘完成上萬人的考勤,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簽到莢提供通知、公告、活動的發布與報名,并了解誰閱讀了通知,誰報名參加了活動;
(3)簽到莢可以記錄平時成績,做問卷調查,導入課程表等 ;
(4)簽到莢還提供分享課程信息、了解留學和繼續深造的相關咨詢、關注招聘及兼職信息。
簽到莢解決了教師點名效率低下,發通知和公告難以確保學生及時看到等問題,同時還讓班委減輕了管理群的工作,也給予了學生一個平臺去查找相關資訊。
可以看出,如簽到莢這一類在從課堂點名簽到切入的平臺的優勢在于:
(1)這一節點同時連接了教師和學生兩端,在滿足教師剛需的同時又很容易地聚集了一大批學生,為后續的發展提供用戶和可能性;
(2)這一類應用對于資源的要求不高,并且模式較輕,但能夠快速的發展,解決了在線教育類平臺普遍存在的成本較高,模式較重的問題。
同時我們可以看出,這一類平臺相對而言比較傾向于大學教育,因為在大學教育這種比較松散的教育環境下,簽到才成為一個剛需,同時課中也成為了教師和學生少數的直接接觸的節點。
三、從課后切入
從課后切入的平臺,是目前教師服務類平臺中最多的,一般而言主要有從線上批作業切入和從學生管理切入兩種類型。
以作業盒子為例,作業盒子是一款以教師線上布置作業、批改作業并能夠自動記錄學生錯題情況的軟件。對于教師來說,這款軟件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批改錯題、統計錯題的效率,并能夠一眼看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可以自主統計自己的錯題還能根據這一數據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可以看出,課后節點切入的平臺相對比較傾向于K12應試教育,因為只有在K12這種高強度學習的時間段,課后的作業、復習和鞏固才顯得尤為重要。
不管這一類平臺是從哪個節點出發的,其目的都是為教師服務,提高其工作效率。但是顯而易見,不同的平臺有各自比較適用的范圍,也有各自的優劣勢,需要我們仔細去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