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緒平衡
或許有人會質疑:情緒頂多影響到心情吧,怎么會對健康有影響?可中醫說了 ,喜傷心,憂傷肺怒傷肝,思傷脾,恐傷腎。可見,情緒的確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那為了減少情緒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以下有四個建議:
首先,認識情緒,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自己是開心還是難過;
其次,識別情緒,我們要按照自己的情況,給自己的情緒打分,按十分制來算。比如,針對開心這一情緒,5分以下的話,我們就要學會調節情緒,釋放一下自己;如果是5分以上,那我們就要保持這種狀態,繼續下去;
接著,理解情緒,顧名思義,就是說我們要知道自己為什么有這種情緒?是什么或是誰讓自己產生這種情緒?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或是情緒指向的對象,去檢驗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對象的真實性;
最后,接納情緒,與其回避,不如面對。情緒是反應我們生活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當情緒來臨時,我們要理解情緒來源并做出適當的調整。
2.意念平靜
我們總會遇到壓力很大的時候,這是,我們的意志力可能會全線崩潰,所以,學會安定自己的情緒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要怎么做呢?冥想。是的,它就是瑜伽中常見的那個“冥想”。
從字面上來看,“冥”就是泯滅,“想”就是我們的思維,連起來就是去除我們思維中的妄想與執著,幫助我們獲得內心的平靜,也讓大腦能夠放松與休息。
深呼吸,做一次短暫的冥想,讓自己放松下來!
3.精神自由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是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提到的。“保持求知欲,保持赤子心”,這句話是對如何保持精神自由的最好回答。因為在見識人生百態后,若還能不忘自己最初的模樣, 那我們就無所憂,也無所懼了。
而精神自由也是健康的一種表現。精神上的自由不會讓我們懼怕現實的枷鎖,不會讓我們委屈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