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師德其弟守代州刺史,辭之官,教之耐事。師德:“吾備位宰相,汝復為州牧,榮寵過盛,人所疾也,將何以自免?”其弟曰:“自今雖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為兄憂。”師德憂:“此所以為吾憂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當笑而受之
——劉殐《隋唐嘉話》
現(xiàn)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很沒有公德心,非常喜歡隨地吐痰,而且不分時間、場合地隨地吐痰。在餐廳里,他們嗓子不舒服,一口痰吐在地上——明明桌子上有餐巾紙;在旅館里,地上的地磚拖得干干凈凈,他們也會隨口向地上吐痰,明明旁邊就有洗手間。對于這樣的行為,大家也就只能皺皺眉頭,心里暗罵一句“沒素質”,也就過去了。因為畢竟他們只是影響到了公共環(huán)境,并沒有直接損及大家的切身利益。
然而有些時候,卻是無法不管的——比如有些人騎車、開車,吐痰照樣不顧場合,張口就吐。一不注意,從別人身旁經過,一口痰就吐到了別人臉上。在我國文化里,被人把痰吐到臉上,不僅是不衛(wèi)生、惡心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極大地侮辱。然而,被吐的人應該怎么辦呢?
一般來說,正常的反應,往往是:追上去,找到那個吐痰的人,給他幾巴掌,然后再一口痰吐回去。然而從法律角度而言,如果這樣做的話,顯然是犯法了,被懲罰的只會是打人的人,而不是吐痰的人——雖然這件事的確是因為他吐痰引起的。
那么好吧,我們都是守法的好公民,毆打他人顯然是不對的。那么我們把這個吐痰的人抓住,把他吐痰的行為錄下來(假如我們能夠未卜先知的話),同時把臉上的痰留著不要擦當做證據,然后通知警察。假設我們通知到的是一個事無巨細,非常負責任的警察,他來了以后會怎么評判呢?
因為法律里并沒有寫明吐痰犯法,甚至也從沒有注明過將痰吐到別人的臉上犯法,所以雖然你非常憤怒,非常想讓他受到嚴厲的懲罰,警察還是無法對他處以任何實質性的處罰——即使是罰款都不可能,因為懲治隨地吐痰一般來說不是警察的本職工作。所以,警察最終只會對他的行為予以批評,然后讓他給你道個歉——雖然他的道歉可能毫無誠意,雖然他以后還是會不分場合地隨地吐痰,但是你毫無辦法。
當然以上都是假設,通常情況下,警察每天有更加重要的工作要做,對于你被人吐痰的這種小事,他們大概是沒有時間來管的——除非你和這個人打起來了,有人報警,這種情況下,警察才比較有可能過來。
所以很明顯,上面的這個選擇既不靠譜,也不解氣。無妨,辦法是人想出來的,這件事畢竟是他做錯了,我們還可以想別的辦法,比如——把他隨地吐痰的視頻錄下來,把他不文明的行為公之于眾。
前段時間某家醫(yī)院因為屢遭小偷,便是這么做的:把醫(yī)院里的那些慣偷的照片公布出來,讓大家警惕。然后就有律師開始叫嚷:這種公布照片的行為是侵犯當事人的隱私權的。
好吧法律保護小偷的隱私權,自然也保護吐痰人的隱私權,所以我們這么做也是不對的,是違法的。
所以,最終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想要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的話,就只能默默地把臉上的痰擦干凈,在心里問候那個吐痰人的全家了——我們當然不能大聲罵出來,那可能引起爭端進而引起打架,而打架是違法的。
哦對了,我們其實還有一件事可以做,那就是我們也可以隨地吐痰。雖然這很沒有素質,但它的的確確不是違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