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把閨蜜送的臘肉處理了下,冬筍炒臘肉,第一次做,嘗了下還可以。不過有些后悔,聽閨蜜的話用蒜苔炒可能會更好,最起碼顏色更漂亮。
端著飯盒,喜滋滋的去上班,想和同事們分享成都臘肉。
公交到站,看到了一直站在我身后同事W,同事那表情絕了,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不知道哪里怪,只是覺得,自己的好心情好像被攪了一下。
雨比較大,同事說自己渾身都濕透了,我說怎么會。W和我都撐著傘,而且是俱樂部的紀念傘,一模一樣。W說,煩死了,這雨,渾身沒有一處是干的。我沒做聲,仔細看了看自己的裝扮,一雙防水的短靴,被疾馳而過的車子掃上了泥巴和水的褲子,但還好,不影響我的心情,甚至覺得下雨讓我有了時間仔細觀察周邊的生活。
還早,辦公室只有我和W,她問,為什么戶外俱樂部和旅行社都有讓人不堪的一面呢?W以前在旅行社工作,導游的差評被大家炒得熱火朝天。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她從旅行社離職,到了現在的戶外俱樂部,成了我的師傅。可能最近看到了一些戶外的不堪吧,才會有這樣的疑問。談話被進門的老板打斷。
其實,戶外俱樂部是一個比旅行社更復雜的團體。旅行社的黑暗面,大家多多少少都從新聞、網絡里看到過;而戶外俱樂部,水準真的是參差不齊,有些戶外俱樂部的內幕比旅行社還要黑。
對于戶外,外人(這里的外人當然是指對戶外有一定了解的人,如果是我爸媽那種不了解的就另當別論)也分成了態度鮮明的兩撥兒。一撥兒人覺得戶外很高大上,玩戶外的人要么很牛叉,很會玩,要么很有錢;另一撥兒覺得玩戶外的人太愛玩,很不正經,男女關系混亂。記得有一次,一個我熟悉的領隊D在朋友K的酒吧喝大了,滿嘴胡言亂語,到處勾搭妹子。朋友K問我說,D帶隊出去露營,會不會跑錯帳篷啊。我知道他是開玩笑,但這真的是很大一部分人對于戶外的看法。
做戶外喜歡就可以了,對別人的看法不要太介意,清者自清,再說任何一個行業不都有其不堪的一面嗎。有些朋友勸我不要在戶外上浪費時間,趕緊找個穩定的工作,這也是父母對我的期盼,他們或多或少覺得我在浪費時間,但是怎么會呢?做戶外給我帶來的滿足感只有我最清楚。
中午開飯,同事看到我拿出的便當,說“怎么有時間做飯啊,純粹是浪費時間”,這句話讓我看不起她。盡管她是帶我入門的師傅,但是她的這種想法讓瞧不起。有些人覺得吃飯就是為了填飽肚子,為了活著,為了生存,但是在我眼中,做飯、吃飯是一種享受,是我的生活態度,怎么能說做飯是浪費時間呢?喜歡看書的人拿出很多時間看書,這也是浪費時間嗎?喜好不一樣而已。
有一次我對朋友L說,我要練吉他。他說,“很好啊,但是現在學習吉他有些浪費時間,還是多看些書吧。”一直覺得他和我三觀很正,但他話出口的那一瞬間,我就知道我們不一樣。現在我還不到24周歲,他還不到26周歲,我們確實不小了,但我們也沒有到那種必須要做什么的年齡。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成本收益,畏手畏腳,那我們和70歲的老頭老太有什么區別呢?我們還年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切都不晚,即使是犯錯也無妨。
很喜歡大冰的一句話,沒有什么比在年輕的時候認認真真的去犯錯更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