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年逾花甲的李宗盛低調出席浙江音樂學院活動,臺下坐著20多個年輕音樂人和無數大學生。面對烏煙瘴氣的音樂環境和這群急功近利的華語樂壇的未來,李宗盛頓生感慨:
“你是不是妹把到了,琴也扔了!我一首歌里的一百個金句,可能是兩萬個句子里挑出來的!如果我不努力,我就要回家送瓦斯了。”
▲ 4月18日,李宗盛低調出席浙江音樂學院活動。
其實,他只要說幾句漂亮話,給年輕人解解惑,就會在所有人崇拜的目光里、在鮮花和掌聲的簇擁下離場,但他選擇了說實話,希望給這些后生晚輩一點警醒,讓他們踏踏實實做音樂。
回首這位音樂教父的一生,他確實努力把自己的情感都寫進了每個感同身受的人心里,怪不得有人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李宗盛的歌,不同的年齡能聽出不同的感受。最怕人生某一日,突然聽懂了李宗盛。
聽不懂是慶幸,聽懂了才是人生。
1
-?送瓦斯的平凡小伙-
無論是誰,只要是人,都得承認自己的平凡。
雖是樂壇宗師,但李宗盛的出身很平凡。父親在賣煤氣罐,母親是老師。小李在學習上是個“吊車尾”,第一年中考失敗,母親覺得特丟臉,把他弄到一個補習班,度過了10個月早上五點半起床,老師打人直接用飯瓢拍臉,或拿藤條抽大腿內側的日子。
▲ 1965年,身為小學老師的母親和李宗盛在臺中的教師會館。
可是第二年中考還是落榜了,家里對他早已不抱希望,讓他在家幫忙送煤氣罐。他家住在菜市場邊上,人家打電話來,他就騎著摩托車,穿著拖鞋,“扛著瓦斯穿過臭水四溢的夜市”。
▲ 1978年,清晨,臺北中山北路, 20歲時的李宗盛。
送煤氣罐的日子讓他牢記了家鄉的樣子,也賦予了他煙火氣。那時他常提醒自己:“小李,你得記得你是從哪來的,你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沒什么特別的地方和高超的能力。”這也是李宗盛的歌深入人心的地方,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只有一個平凡人的真情實感。
就像他的《凡人歌》所唱: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
誰都有苦難、挫折、迷茫。
只有接受平凡,才是不凡的開始。
▲ 2016年,李宗盛在《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會上。
2
-?抱起吉他,不再是沉默的笨人-
人這一生最幸運的事,就是找到自己所愛,并持之以恒。
中考落榜,姐姐帶著李宗盛四處報考。考過私立高中、教會學校、國立藝專,都收效甚微。最后,他考上了一個私立工專,但學的卻是跟音樂八竿子打不著的電機。在那里,他長相差、學習爛,5年的工專,他讀了7年,和大多數人一樣迷茫,認為自己此生注定一事無成。
所幸,他遇見了一生所愛之事。1976年,小李去觀看首屆金韻獎校園巡回演唱會,看著學長張炳輝與江學世各持一把吉他,在臺上唱了兩首原創歌曲,全場頓時熱血沸騰。
▲ 約1979年,暑假時李宗盛與同學自帶器材,在臺北找了個咖啡屋,求老板給地方免費唱歌。
小李內心的種子也開始萌芽,禁不住走到后臺自我介紹說:“我叫李宗盛,也會玩音樂。”于是,三人湊在一塊兒成立了木吉他合唱團,三年后發行了《木吉他作品全集》。
抱起吉他的小李宛如遇見了生命中的精靈,靈感源源不斷地冒出來。從不被重視的“差學生”,一步步蛻變成點亮華語樂壇的一顆明星。
平凡的人并不代表平庸,
再平凡的人也都會有亮點。
他只是在等,等待花開成海,
等待化蛹成蝶的時刻。
3
-?慧眼識英才的金牌制作人-
在華語樂壇,李宗盛是公認的金牌制作人,捧紅的歌手曾撐起了華語樂壇半邊天。
和林夕、羅大佑不同的是他沒怎么讀過書,歌詞很少有華麗的辭藻,卻總能在淺唱低吟中用最平白的文字直擊心靈,道出我們想說卻又說不出來的人生感悟。
▲ 2008年7月臺灣歌手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岳組成縱貫線樂團(Super-Band),于2010年1月30日正式解散。
▲ 李宗盛說羅大佑:和他相比我會感到惶恐,他對我來說只能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才是真正的臺灣音樂界重量級人物。”
很多人好奇他的語文是誰教的,其實,生活,才是他最好的老師。1984年,李宗盛進入滾石唱片公司,開啟了自己的黃金時代,也是從那時起,無數歌手因他而走紅。
因音樂工作室被燒,“丑漢”趙傳一度陷入窘境,直到李宗盛為他寫了《我是一只小小鳥》,并保證一定能紅。這首歌將小人物無的奈而又卑怯寫得淋漓盡致。趙傳一唱,果然大紅大紫。
▲ 趙傳與李宗盛
為人熟知的是他為金智娟(娃娃)寫的《漂洋過海來看你》。故事源自娃娃年輕時與詩人阿櫓苦戀的感情經歷。她用打工半年的積蓄買了去北京的機票,最終未能阻止這段感情的結束。
李宗盛一聽,決定為她寫首歌。有一次他在牛肉面店靈感驟現,于托盤紙上一揮而就,寫得猶如親身經歷,金智娟每見歌詞,都會大哭一場。李宗盛的過人之處,在于他太了解人心。
辛曉琪的《領悟》,是述說失戀的情緒與祝福;莫文蔚的《陰天》,聊以自慰地寫出了感情的你情我愿;張艾嘉《愛的代價》,是過來人對愛的侃侃而談;張信哲的《愛如潮水》,是一個男人面對愛情的無力;陳淑樺的《夢醒時分》,是午夜夢醒人的掙扎與無奈……
從1984年到2014年,
30年間,300多首歌,
他像一個觀察者,更像一個過來人,
以淺白的歌詞,揭示人生的五味雜陳。
4
-?當愛已成往事-
當愛已成往事 - 李宗盛&林憶蓮來自物道00:0004:51
“每一個音樂制作人都要愛他的歌手。”基于這種關系,李宗盛寫出了好歌,也帶來了緋聞。而在他的生命里,林憶蓮是一個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名字。
李宗盛曾說:“只聽她的聲音,便足以愛上她。”1995年,林憶蓮加盟滾石,李宗盛為其傾力打造《love,Sandy》《夜太黑》等熱銷專輯,而愛情的種子也在兩人之間悄然萌發。
▲ 林憶蓮和李宗盛
1998年,結束了上一段婚姻的李宗盛和苦戀三年的林憶蓮終成連理。相識10年間,他為她量身打造了《當愛已成往事》《不必在乎我是誰》《我為你受冷風吹》等膾炙人口的經典。
只是相愛容易相守難。林憶蓮有骨子里的要強和獨立。當激情褪去,性格上的矛盾沖突開始顯現,而事業上的差距更加速了感情的破裂。
▲ 林憶蓮和李宗盛
婚后李宗盛的事業陷入了低潮。2001年,他離開已經變味的滾石,舉家遷往上海,整天無所事事得跟蹲在路邊等待工作機會的民工并無二致。相反的,林憶蓮的事業正迎來又一次高潮,《至少還有你》紅遍大江南北,花在家庭上的時間越來越少。
2004年7月,他們用一紙離婚聲明為這段愛情劃上了句號。李宗盛的聲明里引用了《領悟》里的歌詞:“我們的愛若是錯誤,愿你我沒有白白受苦。”
離婚十年后,李宗盛在臺北演唱會上和前妻林憶蓮隔空對唱《當愛已成往事》,李宗盛正要開口唱第一句,就忍不住哽咽起來。
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該舍的舍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
不如忘了吧,將往事留在風中。
▲ 林憶蓮和李宗盛對唱
5
-終于敢放膽,嘻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經歷愛情事業雙重打擊的李宗盛逐漸淡出歌壇,過起了與世無爭的生活。比起年輕時的迷茫焦灼,重新做回小市民的他早已翻越了一座座“山丘”,多了一份風輕云淡。
搬去北京之后,他經常衣著樸素走在街上無人認識,無論多忙,都會五點準時騎著摩托車回家為母親和女兒張羅一桌飯菜,總有幾個午夜耐著性子跟幾道菜徹夜周旋,搞得煙火四溢。
20年前,唱《寂寞難耐》的他開始學著習慣寂寞,翻越了一座從音樂人到制琴師的“山丘”,創建了“李吉他”品牌。他說“專注做點東西,至少對得起光陰歲月”,潛心研究每一道吉他工序,兩年只做一把吉他,只想在這個喧囂的世界里,做個安穩的手藝人。
沉潛的歲月里,大家都以為他江郎才盡時,2010年《給自己的歌》一面世,便瞬間引起轟動,拿下了當時的最佳作詞、最佳作曲、最佳歌曲三項大獎。此時的李宗盛少了諸多幽怨纏綿,多了一絲明了和釋懷。
歲月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
該還的還該給的我給;
歲月你別催,走遠的我不追,
我不過是想弄清原委。
他說:“那些讓你不知如何面對的,那些不知所措的,其實都是生命中的必然。若想無憂無懼活下去,必須學會接受生命里的一切。”因為悲歡離合,皆是人生常態。
2013年11月18日,李宗盛一曲《山丘》又唱哭了全場觀眾。他用自己走過的人生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是這世間的過客,每個翻越山丘的人,最終都要回歸到知足常樂的平凡,如此,才能不再患得患失,無憂亦無懼。
“回首向來蕭瑟處”的李宗盛,
終于敢放膽,嘻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劉若英說:“這就是李宗盛,永遠走在我們的前面,然后誠實地唱給我們,告訴我們人世間的悲歡。也許你現在不一定聽得懂,但是有一天你會發現,他寫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
李宗盛,這個胡子拉渣的老男人,抱著一把吉他,就這樣寫著、唱著,用懵懂的戀愛、瘋狂的愛情、失落后的無奈、失意后的釋懷,還有翻越山丘后的淡然,道盡了我們的一生。
曾經聽不懂的,經歷風雨就懂了。
過去不明白的,總有一天會明白。
曾經放不下的,突然之間學會了釋懷。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