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報到那個暑假,全家一起路過泰山。小叔執意要去爬山,從未爬過泰山的我也躍躍欲試。不想爺爺一盆冷水澆過來:你應該爬不上吧!堵著一口氣,背著6瓶水,一路上一句話不說,居然就這么一路爬到了南天門。
下了山之后,爺爺很是意外,嘖嘖稱奇:看你平時都不運動的,爬山居然爬的還不慢啊!當時的自己,貌似是一臉嘚瑟:那當然,這算啥!但是回過頭來再想想,從未爬過山的我,對自己的體能其實是完全未知的。如果不是自己堅持一定要去爬到頂了,我又怎么會知道,在爬山這件事上,我的能力到底可以抵達哪個頂點呢?
遇到問題,永遠都是要自己動手去解決的!否則,如何鑒定自己的在這一方面的能力強度呢?
小馬過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松鼠說,小河水很深,會淹死的。老牛說,小河水很淺,略過小腿而已。小馬自己過了河,才真的確定,河水到自己大腿,自己是可以安全的過河的。
可是外在的條件是一直在變化的。某一段時間連續暴雨,河水上漲很深。小馬如果沒有及時的對自己的身高進行測量,仍然抱著之前河水只到大腿深度的想法去過河,搞不好這次就要被淹死在河水里了。
外界環境在變,人的能力也是一直在變的。如果一直以以前認知的能力標準衡量其他任何事情,那可就不知道要鬧多少笑話了。想想十幾年前爬山的我,今天是否還有能力一鼓作氣登頂呢?不要用現在的能力來評判自己的未來,應該反過來,用未來自己期望到達的高度,來規劃今天。
我其實有列了一張清單,上面寫滿了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以及感興趣的事情。并且嘗試羅列自己的技能清單,看想要實現自己的愿望,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做提升。清單列出來,其實挫敗感很強,想做的事情太多,時間太少,明確的規劃太少。怎么看,都是水中撈月一般,空想罷了。
可是試想,我今年不過三十出頭,按照正常推算,不出意外至少人生還有大半好活。如果就在今天,就把自己簡單的定義了,覺得太多的事情做不完實現不了就算了,那還是不是未來三十年后我依然還在這樣感嘆著:能力有限事情太多什么都不會,活成這樣真是挫敗?我想要去探索的那些事情,是不是依然每一個都是蒙著面紗的蒙娜麗莎——看起來很美?
問問自己,在我第一次登頂泰山之前,我有想過,我可以輕松登頂的嗎?未來又爬過那么多次泰山,我都是那么的輕松自如嗎?
又要回來說起那句話:上帝不會讓你遇到你能力之外的事情,你遇到的,一定都是你可以解決的問題。這世界其實沒有什么天花板,只是你自己給自己塑造了一個,僅此而已。
能力無上限,前行無止境。今天不會的、如果后天希望自己會,那么現在去學就好了。想要成長其實很簡單: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