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放假幾天,和這個只過了九個生日的孩子朝夕相處,豁然發現孩子長大了,言教顯得越來越蒼白!你教她“傷人一萬,自損八千”,她會說“那我還賺了兩千呢”;你說“不要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她說“撒鹽怎么了,殺菌消炎,這不是幫她傷口好得快點嗎?”;你說“孩子,不要對愛你的人說謊”,她說“我說謊也是為了愛啊——都是善意的謊言”;你說“寫字要方方正正,就像做人”,她會說“方方正正做人就好嗎,多沒個性!”……于是我常常糗到無語,默默翻出孩子五歲時的一篇日記,不得不承認,那個時候我就已經輸給了她:
孩子從學校回家第一眼看到了陽臺上空空的鳥籠,
問:海鷗哪兒去了?
我很自然地回答:你爸出差了,怕鳥餓死,寄養在叔叔家了。
問:那你為什么不喂?
我得上班呀!
下班了可以喂啊!
還得買小魚,我沒有時間。
中午和晚上不是都有時間嗎?
可是賣小魚的地方很遠。
你可以開車去呀!
我嫌麻煩!
買個小魚為什么要麻煩?
我無語。
可小鳥要是想了咱們家怎么辦?
過幾天就適應了,不想了!
不想了不是就忘了我了嗎,怎么辦?
忘不了,過兩天媽媽帶你去看它!
可是叔叔要嫌麻煩把它送給別人怎么辦?
我愕然。
媽媽,把鳥籠子的門打開吧?
又要干什么?
小鳥看見了,知道我在等它!
我的心像被揪了一下。
短短的幾句對話,我突然覺得自己在孩子面前輸得很慘!
一個五歲的孩子用自己毫不染塵的思維告訴我:
不要總說你忙,那是在忙著為自己做自縛的繭!
不要把煩掛在嘴上,實際上你根本說不清為什么煩,是心理暗示在作祟!
不要總說距離產生美,很多關系都是,距離有了,美沒了,或者說,從眼里消失,心也就遠去了。
不要總把自己該面對和承擔的事情轉給別人,這世上誰都沒有一定要為你負責的義務!
不要總關著門,尤其是心門,敞開一些,你可以出去,別人也有機會進來,那么原來空著的就不再空了。
不要忘記為出行的家人留門或留燈,再年久默契的人情都需要一縷翹盼的目光傳遞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