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每一種情緒,都是一個人在當下狀態的最真實反應。
可事實上,我們能接受孩子考不好的難過而不去指責他沒有抓緊時間復習嗎?能夠允許他釋放考得全A的喜悅而不擔心他會驕傲?接納孩子生氣、哭泣或驚恐而不加評判?
昨天剛剛帶領了一個團體活動“憤怒與3A”,今天就狠狠地用了一把,效果出奇的好。
3A是指Acknowledge認可(情緒)、Allow允許(情緒)、Acceptable提供對方可可接受的建議。
這個活動是讓家長知道,如何讓孩子了解情緒是每個人的正常反應,并幫助孩子獲得情緒的宣泄渠道。
孩子周日下午還剩點作業,不太想寫,莫名煩惱起來,還梨花帶雨的,和她溝通了一下,告訴她這種情緒很正常,哭的更厲害了,也許是被理解后激動的淚水吧。
哭了一會兒,征得她同意,陪她外出散了一回兒步。回來后鼓勵她繼續寫。寫累了就看了會兒課外書,回過神兒來35分鐘過去了,自責,又哭。
我只得溫和而堅定地告訴她,有困難我會隨時幫助你,但請你擦干眼淚,馬上開始吧。并送給她一首小詩--《需要力量》。
孩子讀完詩擦干眼淚,一口氣寫完了很有難度的作業。
睡前,她輕聲問我,媽媽你最近有空嗎?我說還可以,不太忙。她說:那么,就多陪陪我吧!
一腳邁進青春期的孩紙傷不起,作為媽媽,得小心應對才是,正是選擇了閉嘴、鼓勵與接納孩子的情緒,忍住沒有脫口而出你周五晚上為了放松一個字兒沒動,周日下午午睡到4點才打開書包之類的話,才讓孩子感覺到媽媽的愛并從中受到鼓勵。
當家長著眼于解決問題并注重對孩子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發泄自己的情緒時,就會“看見”她隱藏在表象行為背后的情緒、想法和信念。
當我不以“我”為主的時候,就看見了她。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哪怕負面情緒也有積極的一面。
憤怒中往往蘊含著力量,有的人用這個力量去破壞,有的人用這個力量去進取。怎么用是你的選擇,而這個力量是寶貴資源。
焦慮也是珍貴體驗。你追求完美,想更快更強;你勇于擔當,對未來有著太多思量。倘若你意識到焦慮,就會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那么恭喜你。
恐懼帶來安全。
悲傷意味著宣泄和釋放。
回到3A。
Acknowledge認可,認可她當下的情緒是最真實的情感反應。
Allow允許,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感受,是從小不允許表達。壓抑情感會阻礙對事物的認知并且表里不如一。
Acceptable提供可接受的解決方法。當你尋求可接受的表達方式來表達情緒的時候,你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更多的接納和控制。
沒有不好的情緒,只有不被尊重的情緒。
沒有不好的情緒,只有處理不好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