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葡萄酒
葡萄酒類型
按顏色分:紅葡萄酒:大多紅葡萄酒都是干性,分果香型、中等酒體、濃郁豐厚型、優雅型干紅。白葡萄酒:不一定都是白色,還有淺黃色、淡綠黃色,顏色隨著年齡而變深,根據糖含量分幾個類型。粉紅葡萄酒:一般是淡紅色,帶明顯水果香和花香。
按形態分:起泡酒(冒氣泡的酒,香檳屬這類),靜止酒。
按糖量分:不同國家的劃分不相同,中國標準:干型(每升糖度小于4克),半干型(每升糖度4-12克),半甜型(每升糖度12-50克),甜型(每升糖度大于50克)。
按酒精量分:一般葡萄酒在8-15%,加強葡萄酒在15-22%間。
選擇葡萄酒的誤區。
--把紅葡萄酒等同葡萄酒。對初飲葡萄酒的人來說,白葡萄酒更適合,紅葡萄酒遇到甜味、--辣味、原味海鮮時很難搭配。
--相信年份越老越好。絕大多數葡萄酒應該在2-5年內喝完,10年以上的陳酒很少見。
--迷信品牌。
--把氧化的酒味當成陳酒香。氧化后葡萄酒不能喝了。
--放家里越久越好。絕大多數家里沒有理想的存酒環境,不該存放太久。
葡萄酒常識
葡萄酒的來歷已經無從考究。
只要葡萄成熟,葡萄里天然的糖分和葡萄皮一接觸就會自然發酵成酒。現代酒廠一般不用天然酵母,而是用實驗室提煉出來的更純的酵母來發酵。一般酒精度超過15°就會殺死酵母菌,所以葡萄酒酒精度一般不超過15°。
葡萄酒主要有水(來自葡萄本身)、酒精、單寧、酸、芬芳物質、色素、少量糖等。
單寧:來自葡萄皮和梗以及橡木桶,它是葡萄酒的骨架,天然的防腐劑,味道較澀,陳年必備。紅葡萄酒因為帶皮發酵,所以單寧較高。
幾乎所有葡萄酒都是酸的,白葡萄酒一般比紅葡萄酒要酸。
葡萄酒的顏色是葡萄表皮內的成分在發酵時自然脫落到酒里去,不含人工色素。
葡萄酒的香味包括果香,釀造過程帶來的香味(橡木桶、咖啡等),陳年的香氣等。
酒精是葡萄內的糖分經過發酵后得來的。
一般的葡萄酒(即餐酒)保質期在2-5年,,一些優質干紅要10年以上才大熟,有些干白能耐10-20年甚至更長的陳年,一些甜酒甚至經得起100年陳年。隨著陳年越久,葡萄酒的顏色會越深,
決定葡萄酒陳年潛質的有單寧、酸度、酒體、究竟、糖分、礦物質、回味等。
新世界:指美國、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南非、中國等國家。
舊世界:指歐洲板塊的產葡萄酒的國家。
新世界比舊世界暖和一些,釀酒歷史短一些,制約要少點。
葡萄酒的種類
干酒:不甜的葡萄酒。市面上大多數葡萄酒都是干酒,分為干紅,干白,粉紅,主要區別是顏色。干紅是侵泡葡萄皮得來,干白是直接壓榨的汁發酵得來,粉紅的侵泡時間段所以顏色淺點。
起泡酒:會冒泡的酒,最初的起泡酒是香檳。
冰酒:采用結了冰的葡萄釀造的酒。
貴腐酒:染上了貴腐霉(對人體無害的細菌)的葡萄釀的酒。感染的葡萄水分逐漸被蒸發,形成糖分很高又芳香濃郁的貴腐葡萄。價格高,甜。
雪莉酒:氧化但并不過分地加強酒精的葡萄酒,酒精度在15-22%之間。
波特酒:跟雪莉酒同屬酒精加強葡萄酒,不同的是波特酒在葡萄汁發酵時加入酒精,酒精度較高(20%以上),比較甜。
山葡萄酒:山葡萄(我國獨有的品種)釀的酒。分布在東北。有較好的保健功能。
葡萄品種
紅葡萄。
赤霞珠:最常見,晚熟品種,皮厚而黑,果粒小,單寧重,耐陳年。
內比歐露:產于意大利,單寧很高,優質酒。
卡曼納:產于智利,單寧柔和,果味豐富。
黑比諾:只適合種在涼爽地帶,產量小且早熟,果皮薄,顏色淡,單寧少。
白葡萄。
霞多麗:原產法國,現最常見,風味多樣,干凈,香氣馥郁。
雷司令:產于德國法國,酒酸結實、愉悅。
葡萄酒與健康
春季養肝和脾,忌醉酒和酗酒,不要喝酒精度高的酒(13.5%上為高)和新葡萄酒;夏季適合喝冰涼的清爽白葡萄酒、粉紅葡萄酒和起泡酒,也能開胃;秋季重點是保養肺和脾胃,喝點起泡酒、干白、半干、半甜和甜酒,助消化和潤肺;冬季需要暖身、通經絡、去滋膩,可以多喝點紅葡萄酒,尤其酒精度高點的。
每天喝30-50克酒精能延長壽命,60-70也屬正常,一瓶750ml、12%酒精度酒精量為72克,每天喝半瓶對身體有好處。應先喝啤酒,再到葡萄酒,再到烈酒,如果混在一起喝容易醉。慢慢喝、酒食同步最佳,切忌空腹喝酒、大口喝酒。
喝多少酒就喝多少水,因為喝酒會導致身體缺水,不喝水會缺水且容易醉,喝常溫水。
喝酒不宜抽煙,會影響品酒。
茶、咖啡和酒不能同飲,不僅影響品酒,還會對心臟和腎造成負擔。
喝酒時不要和碳酸飲料,因為碳酸會刺激腸胃對酒精的吸收。
葡萄酒能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