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整日都只能囚居在家里,照看著姥姥,收拾著房間、院落,不在乎自己的灰頭土臉。而且更加不好的是,家里信號實在是微弱,連上網都是坎坎坷坷,尤其是飛信,永遠都登不上去,那么我忙里抽閑的間歇也少了些許趣味。只好翻開電腦,看看電影,消遣消遣。
剛才看完了徐靜蕾的一部作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很早的作品了,但是確實第一次才看,可能是賦閑吧,小小感觸也有時間寫出一些篇幅。
陌生女人,竟是與自己在一個院落生活很久的鄰居;陌生女人,竟然是自己同床纏綿過的情人;陌生女人,竟然是與自己生育兒子的女人;陌生女人,居然就是至愛自己一生的女人……
“你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的你”,卻需要她一直等待,從孩子到有了孩子,直到失去孩子。愛從來都是可以很傻癡,把它當做一個人的事情來承擔、守護。他的書房,卻成了對她“曖昧的邀請”,而她所翹首以盼的欣喜就是求一場糟蹋,最后還得感恩那個剝奪自己的人。她就這樣開始了‘對一個從不忠誠的人忠貞不移’,在發(fā)現這輩子都要留有他的痕跡之后還是只能自己遠走,還懇癡的希望他想起自己是是“懷著愛情、懷著感念’。可是呢?‘可怕的陌生,你總是認不出我,我已經習慣’,下一次還是需要別人來介紹“這位是江小姐”。
擁有他的孩子,為他的孩子出賣自己,從青澀到這般墮落,卻是為了一段永遠都不會被記住艷遇,你是他從來不缺的消遣,他卻是你這輩子背負的情債。
“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還會這樣。你的聲音有一種神秘的力量,讓我無法抗拒。經過十幾年的變遷,依然不變。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墳墓里面,也會涌出一種力量,站起來,跟你走。”好吧,跟他走,清晨你包包你塞滿的紙幣告訴你,他只是嫖客,你是他身份之下的逢場作戲。可是那句 “但我更愿意相信這是一段緣分’也只好笑笑離開,怎么可能會是一場緣分呢,緣分怎么會可以一直陌生,一直讓一個人默默承擔而另外一個人卻永遠沒有意識。、
“我又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啦”所以在寂寞終究沒有了顧盼之后玉消香損,離去,留下一封或許遺憾的書信。
看完這部電影,很強的失落感,這樣的故事或許就是只能發(fā)生在那個時代。
? ? ? ? ? ? ? ? ? ? ? ? 2010年8月7日13: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