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隨便說說關于公益的事吧。
或許,也不算是真正的公益。
從以前的接受公益救助,到現(xiàn)在自己變成參加公益的。一路上,有感恩,有成長,更有滿滿的動力。
一天滿滿的行程,觸動很多。
我們所到的地方是一個鎮(zhèn)中心小學,在我們還未到之前,那些孩子們就已經(jīng)到達操場,一個個伸著頭,望著我們。我無法忽視那些孩子們眼中滿滿的期待。也無法忽視那些孩子們溢于表情的開心與快樂。
操場上,整齊的排放著他們事先準備好的板凳,在家長坐的區(qū)域那邊,更多的是一些頭發(fā)發(fā)白的爺爺奶奶們。
上午,因電視臺一直在旁邊拍攝,所有的活動都是準備好的,上臺的小孩子也是事先安排好的,畢竟這也是群眾看得見的公益。
下午的上課環(huán)節(jié),是一位專注女童教育的老師講的,講的是性教育,或許在有些人眼中有點直白,可對孩子們的傷害也一直存在著,不是說我們想回避這個,問題就不存在,或許孩子們更需要知道怎樣做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每一位志愿者都有對應的一個孩子,在填調(diào)查表的環(huán)節(jié)中,和我對應的那個小朋友一直自己悶頭答問題。“父母不在身邊最大的困難是什么-孤獨”“父母出去工作你能理解嗎?-很理解”“你的愿望生活是怎樣的-和家人在一起”等等類似的問題。那一刻,心里仿佛坍塌了一塊,難過,心疼。填完了以后,她突然問我:“姐姐,你以后還會來嗎?”突然不知道如何回答,真的會回去嗎?我不知道。可當看著她期待的眼神,卻也非常不愿意去告訴她事實。我還是很鄭重的告訴她我一定會去看她的。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回去。在送給她書的扉頁上,我留下了電話號碼,我不知道以后會不會在某一時刻,突然看到有個陌生來電,在接起的時候,聽到她說:姐姐,我是張嚴靜。
在她們離開的時候,還很開心的和我擺擺手,說了聲:姐姐再見。
那一刻,又很惶恐,很害怕以后再也沒有機會再見,她是否會記得還有一個不守承諾的小姐姐,明明答應她會回去看她,卻再也沒有回去過。
回來的路上,很多很多的不舍與自責。可能是因為感同身受,我也曾經(jīng)歷過父母外出,和外婆外公一起生活的日子。
因為父母不在身邊。他們要承受的更多,比同齡孩子要更加懂事,能干,去提前知道未來的世界。
來到這個學校以后,才稍微了解一點關于公益的事,我做的還很少,卻也在每一次公益活動結束后感觸頗多。在車站當志愿者時,來來往往的過客,或腳步匆匆,或步履蹣跚。有的形單影只,有的開心溢于眼角,我希望,我的那一點點幫助,可以讓他們的旅途更加暢通,可以讓他們在回家的路上更加快樂。在敬老院時,突然就想到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也老了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會如此。每個老人都有一生的故事,或偉大,或微小。一生也就那么長,我們的故事又有多長?
公益之路永無盡頭,我希望,可以走的更遠,用自己的一顆心,一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