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年紀就做什么事?我偏不!
我的女神廖一梅說,從來不屑于做對的事情,在我年輕的時候,有勇氣的時候。
超級酷。
永遠做你想做的事,而不是所謂的正確的事。
在什么年紀就做什么事,這里面的“事”,就是社會希望你做的,老師希望你做的,你媽你爸和你大爺希望你做的。
他們的理想模式是:0-18歲要拿第一名,18歲要考個好大學,22歲要找個好工作(只有當公務員或當老師才是正經工作,其他都是鬼混),25歲要結婚,26歲要生子……
這樣一條路,好安穩,好體面,好無聊啊。
如果人生永遠是按部就班循規蹈矩,那樣的人生特么有什么意思?
1
我一個哥哥,本科學的美術,讀完之后開了畫廊,在九十年代就賺了上千萬。
他覺得賺錢太容易了,好特么無聊。
他把畫廊關了,重新去考碩士,讀建筑,再讀博士,換了專業,讀傳播。
現在他是一所大學的教授。
他覺得思考才是全世界最酷的事。前年他跟家人一起去英國和法國,一路上他講了整個歐洲的美術史和建筑史,超級屌。
2
我一個高大上的朋友,26歲的時候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總裁,那時候他每天開著一輛限量版奔馳,超級拉風。
后來他創業開餐廳,成功地把奔馳換成了自行車。
現在他36歲,迷上了做豆腐,準備專職去學做豆腐。
他目前的夢想是,想搞出一家豆腐房,做出真正的極品豆腐。這樣大家就可以來吃他的豆腐了。
3
說說“不靠譜”(小茜的外號)吧。她簡直就是虛擬的珠穆朗瑪峰。
她24歲的時候,在讀研。
成都一家報社老總微博給她發私信,讓她去報社實習。
她就麻利地收拾了行李,退學回國了。
2 年過去了,她26歲,在那家報社發展得特別棒。
每天三大主題,吃飯、睡覺、搶紅包。
今天,她在朋友圈發的,從早上到下午吃了3個肉夾饃2個漢堡2碗皮蛋瘦肉粥1份腸粉1盤紅燒肉1份涼皮1盤水煮牛肉……媽蛋她太能吃了實在寫不下了,中午她在群里搶了156塊的大紅包,此時此刻,她睡得很香。
寫到這里我好想小茜。
4
還有一個人,快30歲了,不好好找工作,自己在家學日語,混在一堆95后之中,完全是一只怪蜀黍。
他對外的名字是小龍,強迫比他小幾十歲的人叫他小龍,要不要臉啊。
他每天碎碎念的內容都是“雅蠛蝶”“可莫其”“哈次卡西”(不要問我后面兩個詞是啥意思,你們還小)。
他學日語的目的就是參加東京電玩展,目前已經列好了購買清單,要買一堆游戲機和動漫手辦,這幾個月他就指著這件事活了。
這個人就是我團隊的一員。
哦漏,我突然又想跟他交換人生了。
5
實不相瞞,我就是個老不正經。
在什么年紀就做什么事?老子偏不!
年紀大了,就要穿得成熟點,行為穩重點,老子偏不。
年紀大了,就要懂得理財,居安思危,老子偏不。
年紀大了,就要養生,飲食健康,老子偏不。
年紀大了,就不要花癡,不要追星,老子偏不。
我從不認可有什么通用的成功標準和幸福標準。
任何標準都不如我們的感覺重要。
我就想在任何年齡都做想做的事。
就像凱魯亞克所說,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這就是為什么我永遠喜歡年輕人的原因。
喜歡他們陽光、向上、青春飛揚的感覺。
PS:做愛做的事,自己承擔結果~~~~這才是酷炫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