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會有同感。
人生道路上,我們孜孜不倦,追求很多自認為美好的事物。我們奔波勞碌,渴望自由——財富自由、時間自由。世事往往就是如此折磨人,我們得到的同時也悄然失去。
譬如知己。
驀然發現,我們收獲愛情、組建家庭、生兒育女......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面對文件、電腦、電話......悄無聲息,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那些部分被割舍、遺忘。無形之間,我們完全被包裹,偽裝自己。直至遇到挫折,內心深處受到強烈的觸動,才幡然醒悟:自己活在另外一個世界,一個完全失去自我的世界。
驀然發現,我們就像一頭驢,終日圍著磨盤打轉——難道驢天生就是要圍著磨盤打轉嗎?如果不是人為強加的改造,我相信,驢一定會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只不過是比驢更高級一些的動物而已。自從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無時無刻接受著各種改造。
人生中的“磨盤”無處不在。面對這些,我們積極、正能量——即便是一頭驢,也要安守本分,盡忠盡職。
但我覺得,即便是一頭驢,我們也要找到志同道合的驢友。不然,人生將會是多么的乏味?!
我相信你有同樣的遭遇。
與父母之間,有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即便我們狠下心來,告誡、敦促自己,一定要心平氣和、走心地與父母進行一次深度的交流。可往往事與愿違,三言兩語,原形畢露,話不投機。難道是我們與父母之間,難以找到一個交叉點,彼此關系,只能像兩條平行線一樣保持?
我想這樣的情形,我們每個人都曾遭遇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意見越來越多。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心照不宣,和睦相處地生活在一起。可是,這種感覺非常詭異。
與愛人之間,看似恩愛,然而卻又各自孤獨地活著。
從認識到熱戀,繼而步入婚姻的殿堂。我們和愛人之間一直保持著一種溫度。這種溫度,究竟是因為何種催化劑作用使然,因人而異。
可如今,我們卻變成這樣:
當我在一旁看書,她在一旁刷著微信朋友圈、逛著淘寶店;當我用心地寫著自己的內心世界,她與幾個閨蜜聊得火熱朝天。我們彼此不吭聲,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難道維持溫度的催化劑已經消失殆盡?難道夫妻在一起,僅僅是因為孩子,因為那幾分鐘身體的彼此愉悅?
事實就是這樣:
我們一味尋找知己,然而連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都不能成為自己的知己!
父母、愛人,更不用說孩子,連他們都不能成為我們的知己。每天生活在一起,大家彼此都不真正關注對方的世界,關注對方所做,關注對方喜愛。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身邊至親的人之間的關系都經營不好,那又如何去經營好朋友之間的關系?——不要說親情、愛情、友情是兩碼事。經營起來,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彼此的關系,身份不同而已。
我相信你有同樣的觸動。
很多時候,家庭經營不好、不和睦,與父母之間鬧矛盾,夫妻之間鬧危機,正是我們都像驢一樣,圍繞著生活中的磨盤不停地轉。終有一天麻木了,覺得枯燥無味了,就像火山爆發,就像洪水猛獸,一切洶涌而至。
特別是夫妻之間。很多年輕時相濡以沫,那是因為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有共同的追求和夢想。可到了中年,當年共同的追求已經實現,物質的不斷充足,相知相愛的催化劑因為林林總總耗盡了,便出現各種危機。
那些和睦、溫馨的家庭,必然是父母、愛人、孩子之間,能夠找到很多交叉的點,有共同積極向上的愛好。哪怕是一家人一起去旅行、一起去運動、一起讀一本好書、一起看一場電影......也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其實人生的奧妙就在這里:
知己就在我們身邊:父母、愛人、小孩。
你若能經營,他們便是你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