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是不想去的,只是不知道怎么拒絕。一頓晚飯而已,我早已過了那個需要一幫子人伙在一起,來抵御孤獨的年紀。自從喜歡一個人后,我就喜歡一個人了。如果一堆人里,有三倆好友,那我的話匣子很容易被打開,滔滔不絕。可是如果是有那么一兩個特討厭,我連敷衍都懶得敷衍。
所以我不是孤僻,我只是懶。話題毫無營養,舉著高尚的幌子行猥瑣之事,還非得要我很開心的附和?好抱歉與其讓我憋屈不如讓爾等掃興。我非是自恃清高,本大爺真正是粗人一個,就喜歡直來直去。非得拐彎抹角,影影藏藏,實在非大丈夫所為也。四人行,三人非吾輩,實在掃興之極。
我不曉得,在這個本應單純天真的年紀,過早的學會了世俗與城府,是好還是不好。我只是看到那些笑容下面,并沒有一顆快樂的心,我就覺得一陣惡寒。《模仿游戲》里的圖靈,也是被同儕排擠,當他第一次接觸密碼學時,也曾感嘆,最難猜者是人心。話里面的意思,不是它表面的意思,繞幾個彎猜幾回才是本意。多累。我就不樂意那樣活著。所以有時候不是我不懂,那些言外之意,那些是是非非。不愿耳。
所以我也試著拒絕去屈從去附合,真的很快樂,不勉強自己,不勉強別人。一開始不適應,一開始會寂寞,會孤獨。但習慣了,就好了。也開始慢慢的明白,朋友不是錦上天花,不是逢場做戲。而是當你需要,我就在你身旁。當你有難,與你同當。是聽了近十年,那首朋友,才真正開始聽懂一些,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請你告訴我。如果你有新的,新的彼岸,請你離開我。
所以啊,今天晚上又有爸爸去哪兒了,看那些天真無邪的小孩紙,怎么做都不覺得有錯,怎么錯都可以被原諒,真心羨慕。有時候想,如果可以一直停在孩提時代,也還不錯,那時候真笨,一心想著長大了,就可以自己支配money。就可以想買糖買糖,想買啥買啥。
如果可以交換,我寧愿余生不再有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