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真的很奇妙。有些經歷,反反復復,總有一些似曾相識。
?????? 10年前,在A公司工作,那時候剛畢業,莽撞懵懂,也有小年輕的沖勁和執著。作為典型的摩羯座,我確實是事業心超強。當事業心和現實發生沖突的時候,心里的落差讓我無法接受。我所在的部門,是個小設計部門,新成立,高層領導對我們的定位是個輔助部門。確實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做設計的重要性是遠遠比不上寫代碼的,做測試和做硬件的。我們的辦公位龜縮在一個小角落里,領導很少照看到我們。升職加薪的時候,領導會衡量我們崗位在整個公司業績鏈條中所起的貢獻,哪怕很主觀,但是不可避免我們是很吃虧的。于是加薪加的最少的是我們,經濟環境糟糕的時候,裁員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工作表現不好,輸出不夠,僅僅是因為我們是“輔助部門”。
????? 在我的印象中,人事、行政、財務這種部門,工作結果不為公司直接產生效益和盈利的部門才算是輔助部門。我們被定位為輔助部門,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僅僅是在研發環節,所負責的物料占產品成本最少罷了。職場這種被定位屢屢皆是。跟我關系很好的幾位同事,就因為“輔助部門”帶來的各種不公遭遇而離職。
????? 沒想到,十年以后,同樣的事情,又發生在我身上。
????? 還是研發,在我眼里,目前我們整個研發做的事情直接關系著公司的命脈,畢竟是軟件公司,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但老板的思維是很不一樣的。他覺得,軟件產品賣的慢,賣不動,賣不出去不是銷售的事情,是研發自己的事情。我們不是創造價值的部門。這就好像踢球,教練以進多少球為KPI去要求守門員。這是不合理的。產品的質量當然和研發有關,但是產品的售賣主要責任在銷售不在研發。因為銷售進入市場太晚,老板怪研發太慢。但天知道,產品大半年前就做好了。銷售卻一直缺位。老板信誓旦旦的說,你們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創造價值的部門!聽到這個話,我們部門所有同事都不淡定了,很多人提離職。事情的發展就講到這里。我講的不是故事,是經歷。
? ? ? 回過頭來看,不管是真正的“非核心部門”,還是被定位為偽“非核心部門”,在職場上,這或多或少的 都決定了你將受到的待遇。直接和我們的收入、工作情況息息相關。沒有遇到這種事的固然好,遇到了,也不要悲天憫人。在這種時候,首先要武裝自己,學習,充實,給自己套上層層盔甲,在任何職場上都能無可挑剔的活下去的硬技能。其次,要清晰的規劃,知道自己要什么,比如,在硬件公司你談UI設計,那肯定重要性不如在軟件公司或者在設計公司里面工作的設計師。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后,再去選擇合適的工作,你會發現外部環境的這些變化對工作狀態的影響真的很大。第三,擺正心態。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為你負責,能為你負責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不要因為別人或者環境的變化讓自己消沉。學會自我調整,自我診療。只有做自己的主人,你才能活的無怨無悔,順心。筆者推薦張德芬的心靈三部曲,《遇見未知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 好好讀一讀 ,你會有收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