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篇名為《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后,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自媒體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傳播。
文章主要從摩拜單車被收購一事說起,講述了“同齡人”胡瑋煒的“成功人生”。
里面寫下了很多催人淚下的語句: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年都如約而至。”
“然而,三年前還是普通記者的胡瑋煒,已經不動聲色的走到,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大學畢業后五年,你就會發現,'同齡人'是一個經不起推敲的名詞。”
“不會再有勻速前進的同齡人,你要么一騎絕塵,要么被遠遠拋下。”
“就算你呆在原地,你緩慢成長,也是一種退步。”
總之,整篇文章一直在拿“別人的成功”和“你的平凡”作對比,一直在強調“你的同齡人,正在無聲無息地拋棄你。”
一時間,不少人都在朋友圈轉發。
但是,轉發多的文章,閱讀量高的文章,說的就都是對的嗎?
前天,韓寒發了一條微博,直指那篇流傳甚廣的朋友圈熱文:“它已經不光光是在販賣焦慮,而是在制造恐慌。”
截至4月7日21時,這條微博轉發已超過10萬,點贊超過28萬。
圖/韓寒微博
韓寒評論全文如下: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叫《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后,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且不說連同部分債務的收購以及中后期進入的投資人需要優先結算的情況下,創始人團隊還能分得多少(那是他人的合法應得),對這種標題我都是極討厭的。它已經不光光是在販賣焦慮,而是在制造恐慌。沒有賺到大錢就叫被同齡人拋棄了嗎?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干活認真生活,成功的定義絕不只是套現幾億十幾億。身價千億的首富,面對一個園丁,一個美編,一個程序員,都不存在拋棄不拋棄的關系,時代里不同人就是有著不同的分工和命運,也各有不同的幸福。安于現狀或不甘如此都是每個人自己的內心意愿,他人不可強加。
那篇文章里有一段寫道:“要么在北上廣的寫字樓里,剛剛成為一個總監,小腹上長出贅肉,每月因為房貸不敢辭職。要么在三四線城市里,過著平淡,卻一眼可以看到未來的日子。”我不明白這些有什么不對不好的,當了總監肚子上有贅肉怎么了?覺得爸爸肚沒問題的就留著,嫌棄自己有贅肉就去健身;因為房貸不敢辭職難道不正確嗎,沒有自己更喜歡的工作或者更明確的方向,辭職了是這篇文章的作者來養你嗎?三四線城市一眼能看到未來的日子不好在哪?有人就是不喜歡飄搖動蕩起伏不定有問題嗎?
身邊很多朋友也在創業,成功失敗都有。類似這種文章,估計又得鼓動一批人頭腦一熱想著如何暴富。創業不等于發財,創業大多是挫折與失敗,尤其是你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和科學論證的情況下,創業基本也就是九千九百九十九死一生。如果你只是不想朝九晚五當員工,這個社會也有很多道路可以走,未必都要當老板。若你義無反顧,內心堅定,而且性格就是如此,那你做好吃苦的準備就去干一番。但如果你看了那篇文章,心潮澎湃想要去拋棄其他同齡人,以這樣的定力和心智,去開公司,估計也只能春夏秋冬,造福房東。
網友熱評:?
@字青銅:"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潛海溝,它只是在一張標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
@zza右耳:同意韓的觀點。那篇文章看了一點就沒看下去了。現在太多這種寫手表面關注熱點,制造輿論,打雞血釀雞湯。
@閑云野鶴夢之矢:總之,韓寒邏輯好棒![鼓掌][鼓掌][鼓掌]
@茉莉黑眼圈兒:懟的好,我覺得我這樣挺好,我沒有覺得我是失敗的,至少我一直在努力。
@我是Busman:這樣的文章只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歧視,難道社會底層的人就該被拋棄了?支持韓寒。
@華夏偉1111:過年在三亞的時候看著別人的飛機、游輪,每天都在想回去怎么賺錢。可一回成都,就還是吃好喝好吧……
@我是多爾袞滾滾滾滾滾滾滾滾滾:朋友圈被刷了一天了。跟傳銷一樣。[笑cry]
@弗說:劃重點:少喝雞湯少激動,認真生活都算贏。
韓寒最后還留言道:
再多說一句,以上文字
看著可能舒服些安慰人一些,
但也不是你好吃懶做不思進取的借口,
千萬別從一碗雞湯里爬出來,
又掉進了另一碗雞湯。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