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五部分做更好的自己,提升溝通質(zhì)量
? ? ? ? 你的依戀類型,決定了你的親密關(guān)系模式
? ? ? ? 人際關(guān)系專家巴塞洛繆指出,人們避免和他人親密接觸,有兩種原因:一種情況是人們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對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絕和欺騙;另一種情況是人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歡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愿意與他人發(fā)生緊密的依戀關(guān)系。
? ? ? ? 因此,巴塞洛繆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人們在關(guān)系中的“焦慮”和“回避”程度,對成人的依戀模式進行分類。其中,高焦慮的人總是害怕對方會離開自己或不重視自己,低焦慮的人則不會有這樣的擔心。高回避的人容易對彼此間的親密感到不適,低回避的人則樂于親近他人。
? ? ? ? 根據(jù)以上標準,他在《親密關(guān)系》一書中認為成人有四種依戀類型:
? ? ? ? 第一種是“安全型”,和兒童的安全型依戀完全相同。這個類型的人既不擔心被拋棄,也樂于親密,與伴侶既能相互獨立,又能相互依賴。
? ? ? ? 第二種是“癡迷型”,這種類型的人若要感覺心安,就得過分地依賴于他人的贊許,所以他們過度地尋求認同,沉溺于親密關(guān)系,擔心關(guān)系破裂。
? ? ? ? 第三種“恐懼型”和第四種“疏離型”反映了兩種不同的回避模式。恐懼型的人因為害怕被拋棄,而極力避免和他人發(fā)生深層親密關(guān)系。雖然他們希望有人喜歡自己,但更擔心自己因此離不開別人。他們總是在親密與疏遠之間掙扎徘徊,也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分分合合的戲劇化關(guān)系之中。他們總是試圖壓抑和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害怕在伴侶面前暴露自己脆弱、依賴的一面。他們回避依戀的原因在于小時候有過被忽視的體驗,或者從小就沒有得到過“親密”的示范。
? ? ? ? 相反,疏離型的人認為和他人建立親密關(guān)系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他們拒絕和他人相互依賴,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歡自己,對親密關(guān)系不感興趣。
? ? ? ? 依戀類型一旦形成,就會決定人們與他人交往時顯示出的獨特個體特征。每個人都是由不同的經(jīng)驗和特質(zhì)組合而成的獨特個體,正是這些差異影響了我們的親密關(guān)系。
? ? ? ? 羅蘭·米勒在《親密關(guān)系》一書中寫道:在愛情關(guān)系中,某些依戀類型的匹配可能比其他的匹配要好得多,更讓人滿足和穩(wěn)定。比如,癡迷型的人愛上了疏離型的人,就產(chǎn)生了依戀類型的不匹配。癡迷型的人會因?qū)Ψ降母星槭柽h而氣餒,而疏離型的人則會因?qū)Ψ降囊蕾嚭透缮娑鵁馈kp方都不如與安全型的愛人相處時輕松。
? ? ? ? 但往往不安全依戀類型的人更容易被其他不安全類型的人吸引。因為在他們過往的依戀關(guān)系中,沒有感受過安全型依戀模式,也就很難被安全型的人吸引。
? ? ? ? 兩個不安全類型的人走到一起,親密關(guān)系就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因此,不安全類型的人必須意識到自己的依戀模式存在問題,并積極改變自己,才能進入一段健康安全的親密關(guān)系中。
? ? ? ? 想要改變自己,就得先知道自己的依戀類型可能是什么,又是怎樣形成的。隨著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guān)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依戀風格的形成并不是由單一因素導致的。
? ? ? ? 形成依戀風格模式的因素,是一個互相關(guān)聯(lián)的整體,其中包括:生命早期與父母的關(guān)系、遺傳基因以及成人以后的戀愛經(jīng)歷,等等。一般來說,有70%到75%的人成年之后保持了早期的依戀風格,而剩下25%到30%的人的依戀風格有所變化。
? ? ? ? 研究者認為,這種依戀風格的轉(zhuǎn)變多半要歸因于成年以后的戀愛經(jīng)歷。這些戀愛經(jīng)歷的作用非常強大,甚至會顛覆人們對于親密關(guān)系的信念與態(tài)度。幸運的是,我們的依戀類型并不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勇于嘗試新的情感體驗,一點點去更新和改寫我們的依戀模式。
? ? ? ? 1.覺察自己的依戀模式
? ? ? ? 當你在親密關(guān)系中總是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比如總是太過依賴對方,患得患失;或者害怕親密,無法經(jīng)營一段長久穩(wěn)定的關(guān)系;又或者壓根就不想與人建立親密關(guān)系,覺得親密關(guān)系都是不可靠的。你可能需要覺察一下自己是否一直深陷在不安全的依戀模式中。
? ? ? ? 你可以回顧一下自己的過往感情經(jīng)歷,通過專業(yè)依戀風格測試,去確定自己的依戀模式。你也可以從下面兩個維度,來最終確定自己的依戀風格:你對親密關(guān)系的舒適程度(或者說回避程度),你對伴侶的愛意和戀愛關(guān)系所秉持的關(guān)注與投入程度。
? ? ? ? 如果你對自己和伴侶的親密行為感到非常享受,不過度地關(guān)注你們之間的關(guān)系,也不過分糾結(jié)于伴侶是否同樣愛你,而是任其自然發(fā)展,那么你就屬于安全型依戀風格。
? ? ? ? 如果你非常渴望親密關(guān)系,渴望與伴侶形影不離,但同時你又對關(guān)系的最終走向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伴侶一點點細微的舉止,就會讓你大動干戈,那么你或許屬于癡迷型依戀風格。
? ? ? ? 如果與伴侶太過親密會讓你感到不適,并且你將獨立和自由看得高于親密關(guān)系,此外,你不太理會伴侶的感受以及對你的評價,那么你或許屬于回避型依戀風格。
? ? ? ? 覺察自己的依戀風格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認識自己,同時,你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去判斷自己另一半的依戀風格。了解雙方的依戀風格,對你們的交往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 ? ? ? 2.與伴侶保持有效溝通
? ? ? ? 在親密關(guān)系中,不同依戀風格的人會有不同的需求。這些需求各有差別,但是不分好壞。作為癡迷型依戀風格,你會產(chǎn)生很強烈的親密需求,每時每刻都需要確認伴侶對你的愛與尊重。
? ? ? ? 而回避型的人則更看重獨立需求,無論是在身體還是情感上,都希望和伴侶之間留有一定空間,保持距離感。為了親密關(guān)系的和諧,你應該摒棄攻擊與防御行為,找到有效的方式來清楚地溝通彼此的親密需求。
? ? ? ? 你要相信,將自己的依戀表達出來并不會成為你的軟肋,反而可以讓你建立起自信,感到安心。當然,有效溝通的意思是,你的溝通方式不會充滿攻擊性,不會激怒對方,不會讓他感覺到自己深陷責備,而同時又讓他放下戒備,對你敞開心扉。
? ? ? ? 在心理學家阿米爾·萊文和蕾切爾·赫爾勒所寫的《關(guān)系的重建》這本書中,作者針對不同的依戀風格提出了有效溝通的策略,你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式。
? ? ? ? 針對癡迷型依戀風格的人——你一旦感覺自己開始采取防御行為,就需要進行有效溝通。當你的伴侶有些話語和做法激起了你的依戀機制,并且讓你感覺自己快要爆發(fā),想要通過一些防御行為來反擊的時候,你需要厘清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在你完全冷靜下來以后,再去進行有效溝通。
? ? ? ? 針對回避型依戀風格的人——在你感覺被束縛得幾近窒息時,你可以通過有效溝通向伴侶解釋,說自己需要一點空間,并且尋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比如,在確保對方的情緒能被照顧到的情況下,嘗試著做出一些改變。
? ? ? ? 在進行有效溝通時,盡量保持以下五個溝通原則,會讓溝通更加順暢。
? ? ? ? ·保持內(nèi)心的坦誠。有效溝通需要你保持真摯與誠懇的態(tài)度,要勇于坦露自己的情感。
? ? ? ? ·關(guān)注自己的需求,保證你的需求得以表達出來。當然,你在表達自己訴求的同時,也要考慮伴侶的感受。在表達需求的時候,使用一些“我需要”“我感覺”“我想要”這類動詞是很有幫助的,它們可以幫助你將焦點集中于自己的需求本身,而非歸咎于伴侶身上。
? ? ? ? ·學會強調(diào)重點。如果你僅僅平鋪直敘地表述,伴侶很難準確地捕捉到你需要的東西。這也讓對方更難正確理解你的意思,因此,你要準確地表述出困擾你的點。
? ? ? ? ·不要一味責怪。千萬不要讓對方感到自己自私、無能或者愚蠢。有效溝通并不意味著無限地放大對方的缺點,一味責備只會讓你偏離原來的主題,再次讓事情陷入僵局。當情緒起伏非常大的時候進行溝通反而會適得其反,因為此時的你會非常吹毛求疵。因此,你一定要在自己足夠冷靜的情況下,再開始進行溝通。
? ? ? ? ·要立場堅定,不要步步退讓。親密關(guān)系中的需求往往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周期性,雖然不同依戀風格的人會覺得某些需求不太合理。但大家的出發(fā)點都是希望親密關(guān)系和諧。因此,堅定地表達需求是有效溝通的關(guān)鍵。
? ? ? ? 我們的依戀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成人依戀理論顯示,依戀風格的形成需要很長時間,也在不斷地調(diào)整,因此我們都有可塑性。學習新的親密關(guān)系技能,什么時候都不遲。 只有我們不斷覺察自己的依戀狀態(tài),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才能加強有效溝通,提升溝通質(zhì)量,從而讓雙方更加適應彼此的依戀風格,滿足彼此的情感需求,甚至改變彼此的依戀風格,最終兩人變得更合拍。
? ? ? ? 當然,這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需要你們打破自我,再去重塑自我。但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為你們會收獲更和諧、更安全的親密關(guān)系模式,從親密關(guān)系中獲得更多的內(nèi)在能量。
? ? ? ? 有專門的婚姻關(guān)系分析辦法或機構(gòu)嗎?想要清晰的判斷自己的婚姻關(guān)系真的很難。
? ? ? ?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候,借助外力從第三者角度看問題會更加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