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姜太公釣魚
西伯姬昌被姜太公設(shè)計救出后,深知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欲拜他為國師,將滅商的重任托付給他。但呂尚的才能雖大,地位卻只是一個賣肉的屠夫,還是個糟老頭子。姬昌如果拜他為國師,不說別國笑話,諸侯不服,就是本國的文武百官就難于接受,將來政令如何行?沒關(guān)系,呂尚的口袋里可能缺銀子,但肚子里多的是辦法:咱們來釣魚吧。
他跑到商王抓不到,姬昌正好來的渭水南岸“隱居”。每天都裝模作樣地在河邊深潭處釣魚。他用的魚鉤是直的,也不上魚餌,而且離水三尺。一個七十多歲的白胡子老頭,不瘋不顛,每天樂此不倦地在那里胡鬧,不引起轟動效應(yīng)那才是怪事。
在戲的高潮來臨前,他又派人到處傳謠,說他釣到了一條大鯉魚,魚腹中有兵書《玉鈴篇》。又說他釣到了一塊玉璞,上刻“周受命,呂佐昌,德合于今,昌來提。”丑角的戲演得差不多了,老生周文王開始上場。
周文王一生勤儉,從來就反對打獵之類的鋪張浪費活動,這次也破了例,要打獵。不僅破了例,而且一貫謹(jǐn)慎的他還非要將這次出獵搞得大張旗鼓不可,生怕別人不知道。出獵前又請早就安排好的人裝模作樣地算卦,結(jié)論是這次出獵什么野獸也打不到,得到的將是一位輔佐霸王的神仙。果然就見到了這個白胡子的“神仙公公”姜子牙。
見面后,文王當(dāng)眾背臺詞﹕“我那可憐的父親啊,他在世的時候就說過了,應(yīng)該有高人來幫助周國。你才能讓周國得以興旺發(fā)達啊!你真的是這個高人嗎?我老爺子望你望得好長時間啊!你就叫太公望吧!”隨之大禮伺候。
姜太公自編自導(dǎo),文王主演的這出戲演得怎么樣?又是化妝,又是弄鬼,又是卜,又是夢,又是預(yù)言,說假話連死了四十年的父親都搬出來做干證。真不知道他父親怎么不早一點報夢,也好免那幾年擔(dān)驚受怕的牢獄之災(zāi),也免得這個神仙公公起早摸黑地多賣那幾年肉。
懂得“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這句歇后語的真實含義了吧。二個七老八十的人把滿朝百姓及文武百官哄得團團轉(zhuǎn),就是為了把屠夫包裝成神仙。
神仙上了坐,好戲才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