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十年之約】初步方案,距離十年之約還有8年3個月。
北方的四月,乍暖還寒,全看太陽是否賞臉了。
今天天氣很好,早上送兩小只去上學,一路溜溜達達蹦蹦跳跳的,再加上喋喋不休的說話,這段只有十分鐘就可以走過去的路程,顯得格外輕松愉悅。
回來的路上,又去超市買了點蔬菜和水果,一路拎著慢悠悠地往家走,在小區里面的廣場穿行過去。改造后的小區環境很好,摘種了一些櫻花樹,還有各種綠植,又修繕了健身設施,以及增加了很多的休閑座椅。
感覺這已經快 20 年的老房子,經過這樣的改造,竟然難得的在周圍高樓林立的環境里,顯得格外的清幽。
嗯,很喜歡這樣的感覺,舒服。
四月,或許是因為清明節,心里總是會有深深的懷念,然后,夜里睡不著的時候,就會想很多關于活著的意義。
就好像人生過半,未來還有什么可能。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同,我們每天面對生老病死,各種唏噓,有些人付出千金只為延長生命的時間,哪怕只有一日,一月或者一年。
有些人卻抱著必死的心,舍棄塵世間的肉身,就好像前段時間華山跳崖的事件,人世間來一遭,究竟會留下什么呢?
有些時候,被這些思緒纏繞得睡不著,就會去看書,想要觸動內心的想法,但是往往都是無從下手,茫茫然不知所措。
就好像這個年紀,不上不下,煎熬得狠。
4月份參加了一場考試,本來是抱著沒什么希望的,因為工作太忙,當然,這或許也是自已的借口,又或者是后悔報名學習了,這個年紀,混個十多年到退休就好了,又或者,就是被那些事業單位招聘不招35歲以上的人,這一條兒給弄得心灰意冷,感覺一輩子也就是這樣了。
但是當自已真正去踏進校園,混在一幫年輕人的隊伍里,我忽然覺得,年紀并不是束縛生命的繩子,它完全可以是另一種生命價值的體現。
跟遠在瑞典的朋友聊天,她說,在她那里,有人58歲了還去轉行考電工證,就連她跟我一般大,也還在學習當地的母語,去考各種行業證書,她甚至建議先生和我們去讀博,說實話,這些想法我連想都沒有想過。
我們的生活相對穩定,公司經過了七八年的經營,特別是疫情三年的艱難,不過熬過來就算過來了。兩個孩子的花銷,什么都是雙倍,卻不經意發現,既使這些年辛苦忙碌,唯一收獲的也大抵是兩個孩子的長大了。
每每思及此,便覺得人生的意義究竟是啥呢?如果沒有孩子的生活,那得是愜意成啥樣?
但人生有回頭路嗎?沒有。隨著年紀的增長,大抵學會了釋懷,哪怕,天天嘴里叨叨著躺平,也并未真正意義上的撒手不干,只是更多的是,心靈的放松,心變得柔軟一些罷了。
整個四月,就在這樣的狀態中,一點一點過去了,有熬夜刷題,有捧著手機追刷,發脾氣的時候,越來越少,很多事情會第一時間跳出來看。對于一些想不明白的事情,也不再耿耿于懷,或者更多的是一種安然的狀態吧。
不知不覺,就到了四月的末尾,隨處可見的櫻花開得正好,太陽也好不吝嗇地撒下陽光,我躺在陽臺的椅子上,手里拿著手機,胡亂地打著四月總覺,腦子里不期然的飄著這兩個字,舒服,或許,這便是這個月的總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