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現在我面前告訴我,說我一年可以寫21萬字,我一定當他在胡說八道,因為明知道自己做不到。
別說是你,我自己都不信。
可是當搜狗輸入法把數據清清楚楚的擺在我面前,我自己都愣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我都輸入什么了,能有這么多?!
剛開始參加寫作訓練營的時候,經常跟那個大大的五百字大眼瞪小眼。
寫不出來,一個字都寫不出來,寫的經常是半天跟便秘似得憋出來一點,東拼西湊,完成作業。每次寫完作業,都有種全身都放松了的感覺。
可是,我去年基本上什么都沒寫啊,怎么會,怎么會輸入了這么多字?
微信聊天,微博,朋友圈評論,點贊,這些,可能是我輸入最多的東西了。
正是這些我毫不在一兩個字,一年,竟然累計了21萬,很恐怖的數字。
今天是開始微寫作的第19天,每天刻意的寫,不過一萬多字,無意識的輸入,竟然有這么多。
很久以前曾經讀過一段話。
毛毛雨看著很小,但卻常常能濕了衣服。時間就像是毛毛雨,我們經常抱怨時間不夠用,可是當時間一分一秒的從我們的身邊溜走的時候,誰也沒有在乎他。
一個字一個字,看不出來什么,但一年的堅持就成了《百年孤獨》。
沒有足夠的量的輸入,是不可能有大量的輸出的,不夠,真的不夠,差的遠。
道理一直都知道,但卻未曾付諸于行動。畢竟,老祖宗早就說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契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無他,其心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