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生病了,醫生說我中了“毒”,具體情況他說不清。可是我知道,我是中了簡書的毒。這個毒讓我煩躁不堪,寢食難安,說不出來的不舒服。
細細算來,我接觸簡書有10天了。具體的分分秒秒沒記太清。不過要自己治這個病,還要從開始說起。
話說8月14日,天氣晴朗,我在手機上發了一些文字,可看看一排排灰色的標簽,我泄了氣。朋友們都消失了,留下來一些尸體,而微信我又不大喜歡,怕朋友們說我酸腐,必定咱不是搞文字工作的料。然后就在找找尋尋中看到了簡書,我眼前一亮,這不就是我真要找的東西嗎。可這下恰好是我痛苦的開始。
你們別不信,別以為我是危言聳聽,如果你恰好有和我一樣的經歷,那么我先恭喜你了,你也中了毒。好吧,我繼續講我的經歷。安好簡書軟件后,我按部就班的注冊,急不可耐的把原來的幾篇文字一一發了上去,然后開始默默等待。記得小王子里有一句話,等待的過程也是一種幸福。我覺得我很煩躁,很激動,很慌張,就是沒有幸福的感覺,反倒是像一只熱鍋上的螞蟻等待著死亡的宣判。
在等待的時間里,我不停的看著手機,收錄了還是拒絕了,等待著最后的宣判,這是我人生中的又一次考試,我很惆悵。在焦慮不安中,陸續傳來了拒絕的消息。我感覺被世界拋棄了,夢中高樓瞬間塌陷下去,我很憤怒。我的文字那么棒,竟然不收錄,專題的編輯太沒水平了,唉,怎么辦。
我在輾轉中開始自責,這時發來一封編輯的簡信。我耐心看完,原來是我差的很遠,沒能達到要求,仔細的讀著,我知道了怎么做。我開始看那些專題下的優秀作品,看作者巧妙的構思,優美的語句;看到不同作者不同的寫作風格,語言技巧的應用,情感線條的羅列。我服了,我這個門外漢,大齡小白不服不行啊。然后就是重整旗鼓,仔細的審視、修改退稿,反復閱讀、修改,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這句話的意義。再次投稿后,終于有一篇被收錄了,我的春天到了嗎?
如果你沒繼續往下看,那么你的病沒法醫了,因為接下來才是我痛苦的源頭。先說說你么們到簡書發文是為啥?是為賺錢?為出名?為成大咖?還是為了成為網紅?這些都不是吧!我們來到簡書,不過是為了交流學習。學習簡單,你多看就好,難的是交流,你的作品沒人看,沒人評論,這是一個大問題,而我的困擾就源于此。上大學的時候,階梯教室的后墻上有一句話,非常經典,據說是哪個熊孩子的涂鴉,它是這么說的“痛苦的不愿做自己”。你們看看這該有多痛苦啊,而我比這個還痛苦。因為我是一名大齡小白,什么都不懂,不知道怎么增加閱讀量,喜歡數,打賞就別奢侈了。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文字被疊加,被刷新,抓耳撓腮沒有辦法,誰讓自己要做文藝中年人來著。我是一個不隨意妥協的人,我努力多寫小短文,刷新,這樣子看到的人就多了。就這樣,幾天下來,我有了少量的粉,有了2位數的喜歡和閱讀量。可這些都是我紅著眼,熬夜一個個回復評論得來的。當然,每天都拿著手機刷新,是很令人討厭的,家人和朋友也要照顧到,不然就成了孤家寡人了。一位間友說,寫作不要有功利心,她說的很對,我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急于成功,走偏了,我在這里向她表示感謝。常言說得好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可能有私心,但我會一步步堅定的走過下去,在簡書這個平臺上成長。還有,別佩服我,我是菜鳥小白,能幫到你的話,我也會很高興的。哈哈,就讓我們在簡書共同進步吧!
最后,我要說的是,目前我還在簡書中慢性中毒,具體的癥狀正在臨床觀察階段,具體的治療方案還不肯定,如果你有中毒表現,就間信我吧,這是我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