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兒時的同學,路過我的城市請我吃了頓飯。熱鬧的餐廳,氤氳的火鍋氣蒸騰成一幅熱氣騰騰的生活氣。對面的同學殷勤地勸我多吃菜,他的笑容還是像20年前那樣的燦爛。對,是燦爛,他笑起來的時候,你只會覺得如此純良。他穿著白襯衫,毛衣,外套披在椅子上,襯衫的領子依舊像小時候那樣潔白。他已經長成精英的樣子了,我比誰都相信他能長成精英。我很高興他終于長大了,因為他長大了,意味著那樣逼仄的日子終于可以結束了。
他在另外一個城市安家生活,因為父母思家,他送二老回老家過晚年。他告訴我,今年他老家的房子蓋好了,回來就是安排裝修的事情,年底父母就能住上新房子了。我從心底敬佩他,他和他的哥哥給父母蓋上新房子了,他的父母從此享福了。
他是我小時候的同學,年年都在老師宣布的貧困生名單上。可他除了永遠都穿著洗得發白的衣服,用著凸頭的鉛筆之外與我們并無差別。甚至他是耀眼的孩子,因為你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窮挫的樣子,永遠笑著,體育課奔跑著(鞋子破了),永遠考前三名。
我去親戚家串門的時候,發現他住在親戚家隔壁,于是他就熱情地帶我去他家坐坐。他的家是土坯房,就兩間。一間廚房,一間臥室,一家五口。小時候的我被這樣的景象驚呆了,家徒四壁就這樣呈現在我眼前。等我適應過來,我看見房子異常整潔,墻壁上滿滿的獎狀,他和他哥哥妹妹的。廚房的鍋蓋亮晶晶的,脫了漆的椅子干干凈凈。臥室里,簡易的書架上,都是書,整整三個墻壁的書,就像走進一家圖書館一樣。這個景象成為我一生都揮之不去的畫面,長大后,當我開始獨立生活,無論我走到哪里,住在哪里,我的家永遠要有一面書墻,這讓我似乎很安心,覺得靈魂有了安放的地方…
他的父母回來了,熱情地跟我打招呼,親切地邀請我留下來吃午飯。他的媽媽拿出兩只地瓜,笑著說中午吃地瓜飯。那時的我不懂,可能那地瓜媽媽平時都舍不得拿出來吃吧。我終于知道我這同學的笑容哪里來的,像他的媽媽。那是個一輩子種地的農村婦女,她的笑容可以照亮整個宇宙吧。
他的爸爸,端正地坐著開始跟我們聊天。聊的是三國演義,像評書一樣精彩!我們幾個孩子聽得津津有味,叔叔說到精彩處,拍案而起"曹啊瞞,哪里逃?"我們都屏住了呼吸,等曹操仰天長笑時,我們鼓起了掌。叔叔一本正經地說:"遇到困難,要像曹操學習,不氣餒,總會有辦法的!"
很多年以后我讀懂了清貧兩個字,他們是清貧但不窮困。叔叔早年是孤兒,跟阿姨兩人為了照顧三個孩子選擇務農為生,加之他們的身體不好,所以收入微薄,但從不虧待孩子的學習,也從不失了內心的志向。更重要的是沒有失了做人的骨氣!看到他們干凈的鍋蓋,白凈的衣領,坦蕩的笑容,我就知道他們一定會有出頭之日!
我的同學一直很上進,讀書工作,娶媳生子,如今衣錦回鄉。他說他從沒覺得日子苦過,因為他覺得他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他從小的夢想就是為父母蓋一棟三層樓的房子,為父母的后半生遮風擋雨…他做到了,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一起做到了…我好像看到他爸爸當年講故事的樣子,拍案而起,豪情萬丈…
同學笑起來的樣子,眼角多了些許紋路,但神采還和當年一模一樣!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