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百年了,猴子。”
聲音滾滾而來,醍醐灌頂。五行山下的猴子用腳趾頭想了想。
如來來了。
如來如來,來如不來,不來如來。
“你可悔過?”
猴子在山下壓了五百年,每隔一百年,如來總會問上一問,猴子每次回答都不同。
頭一年,他暴跳如雷:
“如來你個老不死的,死胖子油頭豬,生孩子沒屁眼的玩意,看你那一頭卷兒,狗舔了一樣……”
第二年,他破口大罵:
“你有種別放老子出來啊,老子非燒了你西天,讓你跪下跟孫爺爺求饒……”
第三年,他冷嘲熱諷:
“你算個什么東西,有本事放俺老孫出來,打一場……”
第四年,他只瞟了一眼,淡淡說了一句:
“不放就罷了,還來擾人清閑。”
這一次,猴子什么也沒說,如來卻來了興致。
“我跟你打個賭,你護送唐僧玄奘西天取經,這一路,若能獲別人三次真心感謝,便還你自由,收獲不滿,再壓五行山下。”
猴子幽幽道:“就這樣吧。”
----(2)----
如來剛走,一個白面和尚騎馬緩緩行來,待他走近,猴子扯了一嗓:
“師傅,你可是唐僧玄奘?”
“正是,你可是姓孫的猴子?”
和尚催馬急行,到悟空身側,山腳下竟露出一顆猴兒頭,甚是奇怪。
猴子抬頭看他,他低頭看猴子。
“你真的在此壓了500年?”
“真的。”
“這些年你怎么過的?”
“也并不難過,惱了兩百年,賭氣一百年,看眼前這片花草枯榮,一百年,再后來,什么都看開了。煩惱,生死,不過如此。”
“猴兒,你有慧根,可愿拜我為師?”
“愿意愿意,謝師傅收留!”
“那為師給你起個法號,你悟穿生死,一切皆空,就叫你悟空吧。”
“謝師傅!”
玄奘一番做法。
悟空身上一輕,竟從山下鉆了出來。
悟空一邊看看自己的手腳,又抖了抖身上金色的猴毛,一邊叫道:“多謝師傅!多謝師傅!”
他學著人的樣子,雙手合十,恭恭敬敬向師傅行了個禮,道:“師傅,請稍后片刻。”
悟空奔到不遠處一棵焦木旁。焦木又粗又長,樹干被雷攔腰劈斷,斜斜倒在地上,一節孤零零的樹根,只有悟空小腿高。樹根大半截焦黑一片,挨著土地的一小圈露出一點正常的棕色。
猴子撫摸著樹根,柔聲道:“我來看你了。”
樹根說道:“我就知道,你會來的。”
雖然連開口都勉強,但它聲音中的歡喜,卻一點不假。
這顆菩提樹陪猴子度過了整整五百年,猴子看著它從一寸高的小苗長到一臂粗,腰粗,后來竟與菩提老祖每日打坐乘涼的那顆萬年菩提有了幾分神似。
在猴子瘋狂的罵聲中,在猴子對花果山小猴的絮叨中,在猴子迷茫的喃喃自語中,菩提百年如一日地汲取天地靈氣,終于成精,與猴子談天論道。
若無心智單純的菩提精陪伴,猴子怕早已毀在孤獨中。
現在,他自由了,它卻身負重傷,奄奄一息。
那道雷本是劈向猴子的,它拼盡全力挪動樹干,為猴子擋了下來。
“你等我,我去求菩薩救你。”
“菩薩救不了我,你才能救我。”
“我如何救你?”
“快去護送圣僧取經吧,若你能得兩次真心感謝,回來找我,最后一次感謝我來給你。你是齊天大圣,是你讓我有盼頭,我才能克服傷痛活到那天,我要謝你。”
猴子雙目含淚,捧了一把土細細蓋在樹根一圈。
“那你一定活著等我。”
----(3)----
打跑了幾個占山為王、攔路打劫的小妖精,悟空開始犯愁了。
一路走來,人本就少得可憐,好不容易遇見幾個個,悟空試探著想上去給人家幫忙,別人一見他的猴兒臉,別說感謝,魂兒都嚇飛了。
屢次受挫,悟空向師傅請教,師傅只說了兩個字:
“微笑。”
第二天悟空再遇行人,沖人家一笑,齜牙咧嘴,行人跑得更快了,連湊上去說句話的機會都沒給。
幸好師傅又收了個八戒徒弟,肥頭大耳,憨態可掬。
八戒嘴饞,吃飯時悟空把好的都讓給他,他吃干抹凈,反過頭來不僅不謝,還責怪悟空:大師兄,你應該把好的多給師傅留點嘛!
悟空氣得說不出話來,悶頭裝睡。
過流沙河時,多了個三師弟——沙和尚。中規中矩,見人就知道傻笑,認識大半個月了,說過的話反反復復總共3句:
“大師兄,不好了,師傅被妖怪抓去了!”
“大師兄,不好了,二師兄被妖怪抓去了!”
“大師兄,不好了,師傅和二師兄被妖怪抓去了!”
悟空暗自搖搖頭,師弟們是指望不上了!
五百年,他早已不是那個大鬧天宮的猴子,他默默地化緣、吃齋、打怪、趕路,晴天大汗淋漓,雨季兩腿泥巴。
每到夜深人靜,他總是從懷里掏出一枚菩提樹葉,想著心事。
直到這一天,四人行至平頂山,遇見兩個難纏的妖怪,差點團滅。
妖怪頭上長著角,一個金角,一個銀角,長金角的叫金角大王,長銀角的叫銀角大王。
悟空身如玄鐵,火眼金睛,上天入海,七十二變,區區幌金繩哪能困得住他?他有幾十種法子脫身,他只是有點累,只是有一個問題想不明白:為什么是個妖怪就想吃唐僧肉?
“師傅,師傅,吃了你的肉真能長生不老嗎?”
“怎么可能?我一個普通和尚,哪有這本事?”
“那這消息是誰傳出來的?為何一路上都有妖怪要吃你的肉?好不礙事!”
“哎,我也不知道啊。”
許久沒有這么高興了,金角大王、銀角大王開懷暢飲,洞里小妖也醉醺醺陶陶然。銀角大王眼中充滿愧疚,拍了拍金角大王的肩:
“哥哥,明天吃了唐僧肉你就能長生不老了。”
“哈哈哈,過了今天,咱們就再也不用貓在洞里苦苦修煉了。”
“都是我害了你,哥哥當年位列仙班,何等威風,要不是為了保護我,哪至于逃落人間,受生老病死的牽絆。”
“哼!做那小神仙有什么意思?還不是被欺負?就因為王母娘娘想用你頭上的角做酒杯,玉帝就捉你取角?”
說到傷心處,兩只妖怪流下眼淚。
“哥哥為了救我,打傷天庭守衛,又放棄了永生不老的仙位,捉了唐僧給哥哥吃下,我總算能寬慰一點。”
悟空心中感慨,當年,要不是玉帝擴建花園,看中了山靈水秀的花果山,想強行拆遷,三番五次地派神仙搗亂,今天圈地砍樹,明天截流瀑布,哪至于孫猴子鬧上天庭,砸了海天蟠桃盛宴,打傷無數天兵天將,終被壓在五指山下。
看著醉倒的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悟空有了打算,他變做滑溜溜的泥鰍,掙脫了幌金繩,救下師傅和兩位師弟,趁天黑出了平頂山地界。
悟空交代兩位師弟護送師傅快走,謊稱要去教訓那些妖怪,獨自留了下來。
“不好了,大王,那四個和尚逃跑了!”
當金角大王、銀角大王被慌張的小弟吵醒,先是又氣又急,緊接著他們發現桌上多出一堆碗大的桃子,桃子閃閃發光,竟是王母娘娘蟠桃園里吃一顆就添壽九千年的蟠桃。
桃子旁,還有張紙條,紙上歪歪扭扭幾個大字:
“王母蟠桃,孫大圣賞。”
日上三竿,師徒四人一邊吃齋飯,一邊坐在樹蔭下休息,觀音菩薩突然顯靈,四人趕緊行禮,菩薩怒中帶笑,對悟空道:“潑猴,你又去偷王母的蟠桃了,還不快快認錯?”
悟空不緊不慢道:“我替玉帝還了一筆爛賬,拿他老婆幾個桃子而已,我還沒讓他謝我,他倒先嚷嚷起來了。”
觀音菩薩搖頭,道:“你這潑猴,嘴里不饒人,我說不過你,走了,回見。”
悟空抓抓后腦勺,“不送。”
菩薩剛欲飛走,像是想起了什么,轉身道:“對了,如來佛祖讓我轉告你,金角銀角對你頗為感謝,雖然你沒能聽到他們的謝辭,卻也算數。”
悟空眼睛一亮,喜上眉梢,“有勞菩薩傳話了,多謝如來。”
觀音一走,八戒就咋咋唬唬地問:“什么算數不算數的?你跟觀音菩薩打個啥啞謎?”
悟空一笑:“天機不可泄露。”
----(4)----
取經的日子,師徒四人相依為伴,與師傅參禪打坐,悟空平靜淡泊,與八戒拌嘴耍鬧,悟空歡喜愉快,哪怕看著沙和尚的傻笑,都讓悟空心中滿是希望。
這是做普通人的好處,當然,也有壞處。
無論風霜雨雪,他都得挨著,再也不能一個跟斗躲得遠遠的;偶爾他犯了錯,師傅念起緊箍咒,他頭痛不已;甚至有一次,一只白骨精害得師傅冤枉了他,差點師徒陌路,但這些他都不覺得苦。唯有獨自看著那片菩提樹葉,他心中某處就開始隱隱作痛。
那是菩提精第一次開口說話。
“猴子,你為什么被壓在這山下?”
“還能為什么?得罪了天上的神仙唄。”
正午的太陽直曬著猴兒臉,猴子滿頭大汗,昏昏欲睡,卻也不忘說話時帶上幾分怨氣。
“看你熱得,我幫你扇扇風吧。”
菩提樹努力把樹干向猴子伸了伸,豎起一片陰涼遮陽,又用最大的一片樹葉沖猴子扇風。
猴子能看出,這個剛得道的小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做成這些,最后,那片扇風的樹葉不堪重任,掉到猴子面前。
趁菩提精不注意,猴子偷偷伸長腦袋,收起這片樹葉。
悟空在眼前揮揮手,好像這樣就能驅散回憶。
“快睡吧,明天就要進女兒國了。”
悟空翻了個身,這樣告訴自己。
----(5)----
女兒國當然不是只有女兒,喝了子母河的水也并不會懷孕,頂多拉幾天肚子。
離女兒國還有幾十里路,只見路上樹木凋零,偶有兵卒打扮的尸首,又走了半天,看見遠處戰火滾滾。
“師傅師弟,現在此處小歇片刻,待俺老孫前去打探。”
“悟空快去快回。”
“師傅放心。”
悟空一個騰云駕霧,眨眼就到了女兒國城外,眼見兩撥人馬戰成一面倒的局勢。
一邊全是青壯漢子,身形魁梧,騎馬提刀殺得不亦樂乎,另一邊的戰士竟全是女子,雖能看出也受過一定訓練,但先天已是劣勢。
同胞一個接一給地倒在敵人刀下,她們憤慨地雙眼血紅,卻不得不顧全大局且戰且向城門里退去。
一小撥女戰士為了給其她人爭取撤退時間,留在戰場抵抗。眼看城門就要關上了,她們滿臉堅毅,準備迎接被屠殺的命運。
悟空哪看得了這個,掏出金箍棒來,一通法術,炸得原本勝利在望的軍隊莫名其妙,又幻化出無數分身,投入戰場,殺得對方抱頭鼠竄,替女戰士們解了圍。
城樓上督戰的女兒國女王剛剛還愁眉不展,看見一個和尚就打跑了對方軍隊,不由喜上眉梢,趕緊派人迎悟空進城。
悟空只道:“我去接了師傅,速速就來。”
眾人看悟空一個騰云駕霧就消失了,更覺得神奇,不敢怠慢。
唐僧一行剛走到城下,見戰士列隊,一群宮女簇擁著女王親自出城迎接。唐僧從出門取經起就沒碰上過這等待遇,趕緊下馬行禮,與女王一番客道,自是不在話下。
女王宮殿里早已備好了素宴,師徒四人風餐露宿慣了,受到這等招待,喜不自勝。
唐僧三人還不清楚剛才打仗的情況,悟空卻心知肚明,忍不住問道:
“女王大人,剛才一路走來,我看貴國也有不少男子,為何軍隊里卻只有女人?”
女王笑道:“女兒國當然也有男人,只是祖宗有規定,男人只能在家洗衣、做飯、種田、帶孩子。”
猴子搖著手笑得前仰后合,“俺老孫走南闖北,可沒見過這樣的規矩,敵人來犯,你們的女戰士打又打不過,豈不是要亡國?”
唐僧見悟空說了晦氣話,忙打圓場,道:“潑猴兒,不得無理!”
八戒聽完卻不干了,“師傅,大師兄說得有理啊,男子漢大丈夫,哪有讓女娃娃上戰場,自己躲在家的道理。”
就連沉默寡言的沙和尚也少有的點頭附和,女王只好解釋道:
“從前這里不叫女兒國,掌權當兵的也都是男人,可男人的欲望太多太大。有了桌上的美食,還想比比別人家是不是比自己吃得更好,有了愛妻美妾,還想看看別人的妻妾是不是更漂亮,自己的領地疏于管理,卻羨慕鄰國土地肥沃,礦產豐富。
于是國王頻繁發動戰爭。將領為了得到更高官銜,身先士卒,戰士為了分到更多土地,奮勇殺敵。戰爭勝多敗少,國家卻禁不起無休止的消耗。
終于,幾個鄰國結盟,同仇敵愾,我們徹底敗了。無數將士馬革裹尸,客死他鄉,他們是丈夫,是父親,也是兒子。女人們終于忍無可忍,王后殺了國王,率領女人們發動政變。
從此立下規矩,男人不問國事,不管戰事。”
唐憎出家人,一聽這事關乎男女,唯恐避之不及,趕緊拿出通關文牒,請女王蓋印放行。
女王眼見這幾個人是老天爺派來的救兵,哪肯輕易放行,再三苦勸,請他們多住幾天,休整一番再走,唐僧只得答應。
第二天,又有軍隊在女兒國城外集結,眼看這兩天就要攻城了,不出悟空所料,女王來請悟空助陣幫忙。
悟空面露難色,道:“女王大人有所不知,小僧修行尚淺,一個月只能用一次發力,昨天幫你,已經用了,今天想幫恐怕也幫不了了。”
女王不甘心,道:“與大師同行的幾位,是否也有法力?”
悟空把頭搖得撥浪鼓,道:“我師傅,白白凈凈的那個,就是個普通大和尚。二師弟,你看他長那個豬樣,能有什么本事?三師弟只管挑行李,別的事一概不問。”
女王急得直跺腳,道:“幾個鄰國看我們經營有方,國家富庶,百姓安居樂業,開始打我們的注意,這樣下去可真如大師所說,要亡國了!還請大師幫我想個辦法!”
悟空真的抓耳撓腮想了起來,不一會兒,他一個跟頭翻到女王跟前,拍手說道:“我倒是能幫你組織一個能打勝仗的軍隊,只是一定要用男人。”
女王想了很久,終于點了點頭。
這一仗,打得奇苦,勝得奇險。
雖然管過十萬天兵天將的天蓬元帥親自組織急訓了幾天,可畢竟初上戰場,騎馬、使用兵器都算不上嫻熟,卻要面對身經百戰的正規軍。
他們緊張、害怕。可漸漸地,犧牲的同胞化作一股力量,點燃了男兒們心中的火,他們的妻子、母親、女兒曾死在這片戰場,他們的祖先曾從這里開始,鑄下大錯。
今天,歷史何其相似,他們要用心中熊熊烈火,將這錯誤糾正。
戰場被他們點燃了。
一時間喊殺震天,戰鼓擂動,氣蓋山河,敵人肝膽巨驚,比見到悟空的法術更甚。
哀兵必勝!
當敵人潰敗奔逃,他們卻沒有追出城樓上焦急觀望的女人們的視線。
一切都結束了。
男人默默進城,交還兵器,卸下鎧甲。
明早醒來,他會迫不及待地先逗逗孩子,然后帶上媳婦準備好的午飯,抗起鋤頭下地,晚上回來喝口小酒,摟著媳婦踏踏實實睡覺。
這樣的日子實在美,所以,如果有人來侵犯他的國家,破壞他的好日子,他便會毫不猶豫地接過長槍戰甲,神擋殺神。
他和祖先不同,他知道自己為了守護什么而戰。
原本連吃敗仗氣勢低迷的女戰士,現在卻鼓起了前所未有的勇氣,她再也不孤單惶恐,因為她的丈夫、父親、兒子將與她一起,捍衛這片土地。
當唐僧再次提出上路取經,女王不再強留,給幾人備了些新衣服,又送了銀兩盤纏,唐僧堅持不收,八戒偷偷全拿了下來,悟空假裝沒看見。
幾人離開當天,女兒國的軍隊里已經多了幾十名男子,女王出城相送,一送再送。
無論什么樣的貴客,女王都不曾這樣送別,何況幾個和尚。有多事之人猜測:女王是不是愛上了那個長相俊美的圣僧?
后來謠言傳到女王耳朵里,她一笑了之,人們誤以為她默認了,這說法也算是坐實了。
觀世音菩薩又來顯靈,沒等她說話,悟空先開口問道:“如來佛祖怎么說?女兒國國王的感激,可也算數?”
菩薩笑道:“你這潑猴,倒是機靈,算數,算數的。”
猴子喜道:“多謝多謝,有勞菩薩傳話了。”
八戒嫉妒地看了一眼悟空,嘟囔道:“切,又是天機不可泄露?誰稀罕。”
悟空沒像往常一樣與他斗嘴取樂,卻少見地向唐僧告了假,說是有個重要的老朋友遇難,要去看看。唐僧準許,悟空謝過便走。
----(6)----
一個筋斗重回昔日五指山下,山有靈性,似乎長高了一寸,樹卻只剩下一點氣若游絲的生氣。
它孱弱得連睜眼看看他,張口說句話的力氣都沒有。
土地公大概是感覺到悟空要發怒,趕緊鉆出來解釋:“大圣,我知道這菩提樹是大圣的朋友,悉心照料,移來最好的土壤,定期澆水,小神就這么點本事,您這位朋友實在是太虛弱了啊,小神真的盡力了……”
悟空被他吵得心煩,趕緊道:“有勞土地公公再幫我看護一會兒,我去去就來。”
天上神仙沒一個待見悟空的,唯獨幾面之緣的觀世音菩薩,還像個講理的人。
悟空硬著頭皮去求這位菩薩,門口童子攔道:“這里是觀世音菩薩修行重地,請施主留步。”
悟空心中著急,卻也知道不能闖禍,客氣道:“我是助唐僧西天取經的孫悟空,找觀音菩薩有急事,還請童子為我通報一聲。”
童子一聽“孫悟空”,立馬反應過來,厲聲道:“你就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猴子?不行!絕對……”
“徒兒,不得無理,請孫悟空進來。我早算到今日有稀客,沒想到是你這猴子。”
觀世音聲音一響,童子立馬噤聲,做了個請的手勢。
悟空沒空刁難擋道的黃口小兒,急匆匆往里沖,撲通一下跪在菩薩面前。
“觀音菩薩,求你救救我的朋友。”
觀音饒有興趣地看著悟空,道:“沒想到,孫猴子竟還有朋友,那一定要去救了,帶路吧,猴子。”
“謝菩薩,謝菩薩。”
悟空連磕三個響頭,蹦起來趕緊帶路。
當菩薩看到那半截黑突突的樹根,頭一次把眉擰成了疙瘩,悟空心也懸了起來,因為他已感覺不到一點生氣。
悟空記得,有一次自己闖禍,推倒了人家的人參果樹,觀音拿柳枝沾了幾下玉凈瓶里的水,隨便那么一灑,樹就恢復了原樣。
這次,觀音把玉凈瓶里所有水都倒了出來,悟空終于又感到樹有了一絲靈氣。
觀音趕緊道:“剛才它已到了黃泉路上,我硬把它拽了回來,沒想到它本身已如此孱弱。天意!生死有道,我已無力回天。”
悟空肝膽俱裂,道:“菩薩,俺老孫求你了,只要能救它,以后俺老孫給你做牛做馬!”
觀音一聲長嘆,道:“罷了!興許如來佛祖能救它,就看你能不能求動如來佛祖,撼改天意,幫你一次,猴子,快去吧。”
“猴子別去!”
就在悟空抬腳欲走的瞬間,他聽到了那個熟悉的聲音,他轉身抱著樹根,柔聲道:“快別說話,留著力氣,我這就去求如來救你,”
“別去求他,猴子,答應我……我知道你看不上如來……我一個小小樹精......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為我求人……有你這樣的朋友……我很滿足……謝......謝你…….”
樹根上的紋路仿佛變了,隱約成了個笑臉。這世界上最簡單弱小的法術,卻蘊含著最善良偉大的力量。
笑臉凝固,樹根再也不說話了。這一次,它真的去了。
悟空從懷中掏出那片梧桐樹葉,抱樹痛哭。
“是我回來晚了…… 都怪我……取什么經……我應該早去求人救你……都怪我……我害了你……”
許是太傷心了,就連如來現身悟空都未能察覺。
等悟空哭了許久,如來嘆了口氣,才道:“孫悟空,你贏了,今后再也不必擔心重壓五指山下,你自由了。”
悟空轉身,直視如來。
“若我用自由換它的命,你肯嗎?”
如來慈祥地一笑,沖著悟空身后一指,道:“你看那是什么。”
就在枯樹根不遠處,一顆小小的菩提樹苗剛剛破土而出,它是那么細弱,卻滿含生命的力量。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循環,輪回不止,猴子,你可明白?”
這一次,悟空虔誠地雙手合十,“弟子明白了。”
如來走了。悟空托觀音把菩提樹苗帶回去照應。
前路漫漫,師傅和師弟正盼他早歸。
----(7)----
取經歸來,悟空位列仙班。
仙界盛傳孫悟空是菩提老祖的好友,只因他獨獨鐘愛菩提樹。菩提老祖生怕跟這位愛生事的扯上關系,提前退休,隱居去了。
悟空對這些小道消息充耳不聞,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與為數不多的朋友在菩提樹下喝茶下棋。
眨眼滄海桑田,幾百年如白駒過隙,直到某個清晨,悟空推開門,今天的早霞格外妖嬈。
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
“猴子,是你嗎?”
猴子眼中有淚,嘴卻笑得合也合不攏。久違的老朋友,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