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桂花香。
漫步在小區里,走在環城河邊,在廣場上跑步,不經意間,一陣陣濃烈的芳香便如游魂似的撲入鼻息,繚繞襟袖間,久久不散。“是從哪里飄來的香氣呢?桂花樹又在哪兒呢?”我邊走邊左顧右盼著,企圖找到桂花樹的影子。可是桂花樹就在我的近旁,我側目徐行,小心探視,她躲在綠化樹叢后,猶抱琵琶半遮面。
這樣默默無聞的星點似的花,她太不引人注目了。
桂花樹真的太平凡了,她的枝干沒有梧桐那樣粗壯高大,她瘦長的葉子沒有銀杏樹心形圖案好看,她褐色的表皮也沒有白楊那么令人喜愛。她只是質堅皮薄的園林綠化植物,卻沒有多大實用價值!因此,她是不受農人喜愛的。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桃花、杏花開滿了房前屋后,槐花也粉粉白白的綻放在水塘邊,但我從未見過桂花樹。在那個物質貧乏的時代,農人種樹是為了砍伐賣錢、蓋屋做房梁,所以槐樹、柳樹、榆樹等高大的樹木備受歡迎,而桂樹這樣不夠粗壯的觀賞類植物,是很難進入農家的庭院的。
真正知道桂花,是聽到《八月桂花遍地開》這首歌:“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張燈又結彩呀,張燈又結彩呀,光輝燦爛閃出新世界……”多么歡快優美的歌曲!多么紅艷活潑的色彩!又是多么喜慶的氣氛!那是金秋的傍晚,從村口電線桿上的廣播喇叭里傳來的。第一次聽,我就喜歡上了這首歌。
倚在黃昏的門前,沉醉在高亢動聽的旋律中,又低頭沉思默想:“桂花是什么樣子呢?她像桃花那么粉紅嬌媚嗎?還是像槐花那樣冰清玉潔?抑或似石榴花那樣紅燈籠似的掛在枝葉間?”因為天真的奇異的想象,無形的桂花便豐富生動起來。
真正美的東西存在于想象里,當想象與現實一對照,也許會嚇一大跳!科技發展到今天,電信網絡像個萬花筒,包羅萬象,幾乎可以揭開所有的謎題,撞開人們所有的想象,但我仍然懷念那個沒有手機電腦但想象豐富的年代,它給我童年的心插上了翅膀,讓我把桂花想象的比桃花、杏花、石榴花更美好。
16歲時,我進入縣城讀高中,記得操場西南角有兩個不大的魚塘,魚塘邊是幾家房屋低矮的住戶,東南角是我叫不出名字的綠化樹。操場外是一環路,路邊環城河水日夜潺潺的流淌,城河兩岸是蘆葦和高低雜生的樹木,穿過護城河上的一座橋向東,是郊區農家和他們種的菜園。那時,我在縣城也從未見過桂花樹。
真正感受和體會到桂花的芳香,是近十年的事。隨著生態文明的推進,政府越來越重視綠化美化城市環境,于是,桂花這種不起眼的樹就登上了園林綠化的大雅之堂。人行道旁,廣場邊,小區里,單位的大院里,甚至農家的庭院前,都出現了桂花樹的影子。從此,我才知道了桂花樹是不起眼的綠化樹,桂花是小不點似的不經看的花。
桂花外形雖不美,但她不僅濃香四溢,更有自己獨特的靈魂和質地,她清雅高潔,品行端正,令人稱道。桂花不像桃花那樣炫耀枝頭,也不像櫻花那樣繽紛燦爛,她淡雅樸素,小巧玲瓏,默默無聞的隱藏枝葉間,她既不高大,也不挺拔,卻釋放著令人迷醉的芳香。
我在廣場健身器材的場地邊,見到兩棵桂樹,上面的桂花星星點點,密密匝匝,在燦爛的晨光中,泛著金黃色的光,只有仰頭看時,才能見到團團簇簇不及米粒大的花。它太小了,小到如果不留心,就根本發現不了它的存在,但是這并不減損她的熱情和濃香;她又太密了,一束束,一串串,幾乎每一個枝條上都挨挨擠擠,吵吵嚷嚷。那么多,又那么密,擠爆了,撐不住了,濃郁的香擁擠不堪,便隨著清爽的秋風四散開來。
桂花是如此之小,但小中卻有大芬芳;桂花是如此之密,密中便有了驚人的力量。她雖然沒有桃花、杏花、梅花那么嬌艷欲滴,但是又怎么能看輕她、低估她呢?
徜徉在桂花樹旁,我不禁對她肅然起敬!
桂花因為清雅淡泊,香飄四溢,有“仙友”、“仙樹”、“仙客”、“九里香”等的美稱,足見人們對她的喜愛。她不僅清香遠播,是美化園林的花樹,也有許多食用價值,用桂花泡茶,香甜可口,她還可以釀酒、做湯圓、蒸包子和各種糕點等,她是心靈手巧的家庭主婦們為家人奉獻的美味食品。
桂花還是一種天然藥材,可以健胃化痰,生津止渴,清熱利濕,美容養顏。桂花雖小,卻全身都是寶,我們絕不能輕視她!
現在,正是桂花飄香的季節。有時在河邊和廣場散步,不知不覺間,就走進了一片濃郁的花香里。昨夜,花香入夢。皎潔的月光里,裊裊蕩蕩,我化成一縷清香溢遠的花魂,依附在桂花樹上,我成了一朵小小的桂花,在青綠的塵世花園里,散播著清淡的香……
201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