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凡老師今天講到了一個問題:成見,或者說路徑依賴。而今日聽書《轉行》里,描述了轉行的一個禁忌,也是路徑依賴。
路徑依賴其實是人類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他能夠提高我們的存活率,也就是說,能夠讓我們在相當的一段時間里更加安全和高效,降低我們的認知帶寬和能量損耗。
但代價是在變革的時代或者是需要改變的時候,大大提高我們的轉換成本以至于報守一處,即使它即將滅亡或者就是使我們滅亡的本源,我們可能也沒有勇氣拋棄他(我想更可能是失去了放棄的能力)。
《轉行》里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落水的女人抱著一塊石頭在水中掙扎求救,岸上的人叫她把石頭扔掉,女人說:不,這是我唯一還能掌握的東西。然后石頭就帶著女人沉底了。
在一個危險的環境中,(過分)追求安全感的人,會死死抓住手邊的一切,即使這就是將要害死他的東西。與其面對失控的恐慌,不如去死??只攀遣话驳淖约簢樧约?,覺得自己在失控中會立即死亡,而抱著石頭還能夠靠自己掙扎一會兒。如果他還活著,事后一定會覺得自己當時簡直是個傻逼B,無關智商,這就是本能的可怕。
笑來老師在講安全感的時候,說的就是這個問題。那時候一直覺得自己已經放棄了部分的安全感,積極地改變了??墒乾F在站在新的時間點上審視自己,當時自己也是一個揣著石頭的人,只是自己不自知,或者說當時自己以為自己揣著的是珠寶。
我那時候的視若珍寶的東西,就是鋪天蓋地的所謂干貨,所謂有價值的東西。確實,很有價值,各種管理學,心理學,營銷,鑒賞,厚黑學,關系學......其實那些不過是他們所在金字塔底下的一些沙礫罷了,真正的珠寶黃金在金字塔頂的祭壇上,要上去,何其難,所以我就在撿著塔底的沙礫,以為金色的都是黃金,反光的都是寶石。而真正的黃金寶石太難得,反而害怕了。
沒錯,我的路徑依賴就是抓著那些沙礫一樣的所謂的干貨,好文,而不去攀登一座金字塔,不去獲取真正有價值的財寶。如果我去取真財寶,就意味著,我現在要扔掉除了這座金字塔以外的所有干貨和未來可能得到的干貨。(即,如果我去取真財寶,就意味著,我現在要扔掉除了這座金字塔以外的所有沙礫和未來可能得到的沙礫。這樣說就好過多了。)
要黃金還是要黃沙,我想我已經有答案了??此泼篮玫臇|西,沒有能力得到,或者沒有去爭取得到,那不如扔了吧。去干一件事,去爬一座塔,然后帶著爬完一座塔的經驗去爬另外一座塔。
依賴總得有的,畢竟得講點效率,但所依賴的玩意兒絕對不能是路,而應該是探路的能力,爬塔的能力。
亂七八糟的公眾號已經刪的差不多了,超過一周沒點開過的公眾號,要么刪掉,要么停止推送,總之在我沒有取得真正的財寶的時候,是不要來打擾我了。無論有多好,不屬于我的,都不屬于,真的很好的都不會過時。
如果先發有優勢,那一定是注意力和時間花的更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