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是素質教育所倡導的培養目標中最重要的一環。不過,傳統教育一直被吐槽詬病的一點,就是學生會考不會說,沒見解沒觀點,文章千篇一律,到頭來仍舊說不出自己想要說的話。那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呢?
漢谷教育近日到中國傳媒大學做了一次調查,發現這里很多的播音專業的學生小時候并不擅長表達,屬于沉默型的學生,但是后來卻喜歡上了表達,這是怎么回事呢?
因為他們的家長也發現了孩子不善于表達的問題,于是為他們報了朗誦的培訓班,就是想要改善孩子的不良習慣。就這樣他們逐漸改變了原本含羞、怯懦的性格,開始去變現自己,變的陽光、大方!
張一山的影視之路也是從一個朗誦班開始的,就是在哪里被發現,開始了他的演員生涯。由此不難發現,會說話、善于表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加分項。
那么,我們朗誦些什么呢?平時學習的課文嗎?為學生提供了哪些表達的內容呢?
善于表達的人,都是有著豐厚的知識來支撐得。朗誦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因此朗誦的內容來源就變得十分重要了,一方面平時的語文課文是知識的來源,另一方面還要搭配經典的閱讀。
為什么一定要選擇經典呢?選擇最經典的文本,是因為經典之中蘊藏著先人的智慧,其中的哲理、思辨、語言都具有重要的價值,朗誦經典重要的就是學習其中的智慧;另外也是為了讓學生古為今用,正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經典文本中可供解讀的東西太多了,學生可以通過一個文本的解讀,學會舉一反三,辯證的看待事物,開拓自己的思維。
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對于孩子們的朗誦也是用幫助得。一些真正偉大的作品,并不一定非要去表現很獨特宏大的題材,而是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書寫,去傳遞出深刻雋永的東西,讓你回味無窮。
逐漸的讓孩子們在學會朗誦、愛上朗誦,讓他們改變害羞沉默的狀態,學會表達,言為心聲,全面培養孩子的各項素質,讓他們真正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