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兒子早上能按時起床,不需要催促,動作麻利快速,穿衣洗臉一氣呵成,從起床到出門在5分鐘內可以搞定。已經完全不同于過去了,現在上學已經不需要在打的了。
由于下雨堵車,兒子中午回家很晚,沒有顯示出不耐煩的情緒,回家笑呵呵的。看我們在吃飯,馬上坐到餐桌前,吃飯很迅捷,午飯也就十分鐘左右,想起這幾天吃飯都很好,我和媽媽都及時做出了肯定。吃完飯后拿出政治書,說下午要測驗,趕快趁中午的時間背一會兒,會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在過去是很少去背小科目的。看到了他的積極,看到了他有努力搞好學習的愿望,只要往好的方面前進,即使慢點又有何妨?
晚上回家問政治測驗的咋樣,開玩笑說:“考的好的不能再壞了,考的壞的不能再好了”,再問他是真假時,答曰真真假假假假真,讓人哭笑不得,也不知道他什么意思,只好由他去吧。考過了已經不能在更改,何必去糾結好壞!相信他能知道自己的情況,自己會去調整,如果吵他責罵他能有效果我們也愿意,還是不傷害彼此吧!讓他帶著好心情出發,也許比暫時的成績更重要!
晚上寫作業基本能按照要求完成,就是在寫的過程中不能一氣呵成,總是寫寫玩玩,催促他時,就說白天在學校學了一天就不能允許在家里玩會兒嗎?哈哈,說的也在理。家是溫馨的港灣,是相對自由的地方!況且現在的他已經跟過去判若兩人了:過去是回家要玩一兩個小時才開始寫作業,一定是玩夠了才開始寫,而現在是回家了就開始。他也在努力的改正和進取,作為父母要看到他提高的地方,要認識到孩子的個性特點——是大大咧咧,性情豪爽的人,不可能像別的孩子一樣安安靜靜,踏踏實實的寫作業。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寫不完比我們還著急,我們只需提醒,接納他的真實情況。
此時想起了張德芬的話語:我們教育小孩其實不是為了他們,而是為了我們自己。我的孩子如果出去沒有教養,我會丟人。如果我的孩子學習很差,我也會沒面子。所以家長施加各種壓力,要求孩子考出好成績,這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期望和需求。但孩子的學習成績難道比他的快樂還重要嗎?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