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多年前,我還是剛步入社會的清新少女時。有段時間公司有老鼠出沒,行政部便采取了措施。導致的后果就是,第二天到辦公室,一只肥碩的大老鼠躺在小M的桌上,她嚇得花容失色,連帶辦公室也是驚叫聲一片。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又害怕又覺得瘆人,沒有人敢去把這個可怕的家伙弄走。只有L,當時我們的領導,拿了一疊廢紙,面不改色的把老鼠包著扔到外面的垃圾桶了。然后辦公室響起贊譽和驚嘆,我們都很好奇她比我們大不了幾歲,為什么不害怕呢?她輕描淡寫的說,因為我是媽媽啊!媽媽是什么都不會怕的。
于是,我知道了,勇敢是作為母親的標簽。
再長幾歲,經歷過一些說生活的磨難也好,歲月的懲罰也罷,我開始領悟,作為女子,確實應該勇敢。如果你實在沒有那種沖破藩籬的勇氣,沒有狹路相逢時作為勇者的決斷和果敢,你起碼應該堅強一點。不要隨便示弱,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少掉不必要的眼淚。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會哭。即使在曾經看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時候,都只是稍微濕了一下眼眶。至于那些讓人哭紅眼睛的偶像劇,韓劇,我更是從來沒有為此掉過眼淚。我不明白那些破綻百出的劇情,怎么會引得那些人哭的稀里嘩啦的。那種代入感,未免也太過泛濫,別人的演繹他們的感情,我實在掉不出自己的眼淚。那些時候,我對世情也相當的淡漠,基本上沒有同情心,弟弟那時候覺得我是個滅絕師太。
我也以為,我會一直滅絕下去,不輕易掉眼淚,難以感動,不會讓自己帶入任何的劇情。
可是,我錯了。因為我當了媽媽,曾經我覺得會是女超人的媽媽。我沒有成為女超人,反而因為他激發起了我心底里柔軟細膩的那一部分,甚至有點神經質。
小寶一個多月的時候,帶他回娘家,高鐵站人很多,來往嘈雜。我抱著小寶,眼睛不斷的掃視四周,恨不得能觀十八方。每一個多看我寶寶幾眼的陌生人,我都會懷疑他是不是看我兒子可愛想搶走。還在心里盤算了很多次,如果真有人要搶孩子,我要先抱緊不松手,然后大喊吸引周圍的人注意。一步兩步,計算得精準而又妥帖。
后來,看電視時,仍然對所謂的唯美愛情沒有絲毫的感覺,而一旦看到孩子,不管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總是會毫無懸念的帶入到小寶的身上。會想我的小寶是不是也這么可愛呢?我的小寶長大些,再長大些,會是什么樣子呢?他會遇到電視劇里的那孩子那樣的事么?如若是劇情讓孩子受了委屈,我便會控制不住的掉眼淚。
每每新聞里有拐賣兒童的報道,第一時間我便會想到,要是小寶被拐走了……然后不敢往下想,眼淚卻已經流滿了整臉。看電影《親愛的》和《失孤》,基本上從頭哭到尾,沒有停過。心里一邊為主人公難過,一邊想著如果是小寶和我失散,我該怎么辦,基本上是活不下去了。
去年看《捉妖記》,我竟然戴著3D眼睛哭了好久,那么可愛的小妖,可是他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了。他一個人面對各種的磨難,多么可憐啊!進而想到小寶,他想找媽媽的時候,媽媽不在身邊。想到他曾經天一黑不見我就哭的撕心裂肺,而我還是殘忍的離開了他。整個電影,我看的不是電影,看的對小寶的思念。
沒有孩子前,從來不覺得那些天災人禍會出現在自己身上,甚至總有那么一些僥幸的想法:我不會那么倒霉!因為這種僥幸,所以粗枝大葉,不會太過小心。有了孩子,過馬路都小心多了,不能有事啊,不然小寶會沒有媽媽啊!不能不小心啊,即使沒車不是綠燈也不能走啊!因為要給小寶好榜樣。
沒有孩子前,可能會消極,懶散,多數時候覺得我就這樣,你能咋滴?在心情灰突幾近絕望的時候,甚至會想大不了就是一死嘛。有了孩子后,每一刻都提醒自己要積極陽光,要成為更好的人,要時刻散發出正能量,要成為讓他自豪的人。
沒有孩子前,對母親感情也不算太深,離家再久都不會想家。有了孩子后,每次一想到孩子,便會想到媽媽,便會想家。因為孩子,讓自己從桀驁不馴的倔強女子,變得內心柔軟。
初為母親時,同學問我是覺得孩子親,還是自己的媽媽親。當時我就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孩子親。母親給了我生命,養育了我,可是孩子,給了我重生。只有他,才激發起我對未來的信心;也只有他,才讓我認真的思考一切美好的可能性,并愿意去努力。
我想,每個孩子都是人世間最好的禮物,他的到來,激起你性格最深處最柔軟的部分。讓你感性,有同理心。讓你堅強,能戰勝一切。他不提要求,可是無形中你愿意更加的規范自己;他不批評,可是你不想在他面前任何一丁點兒的不美好。那段話說,生孩子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不是為了養老送終,而是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陪他走一段路。因為這種參與和陪伴,我愿意為你成為更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