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影說#第二部《BLUE》4.22 Aaron
1.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終止之時,尋覓的過程亦即失去的過程。
這句話是該電影導演對于自由的看法。這有關得與失的命題,聽起來很有思辨性哲學的味道。至于我,第一眼看見就覺得好笑。這慣用的伎倆,這熟悉的套路,這爛俗的對偶,全都是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屁話。但是,真正認真看完這部電影才發現自己被導演這深明大義的見解深深地折服,不得不說始終還是自己太孤陋寡聞。誰知道一段新戀情的開始是不是另一段囚禁的輪回呢?所以當你得到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失去,這樣一說,頗有幾份悲觀色彩,但是我覺得導演的意思并不是勸說大家放棄追求反正最后都會失去。反而恰恰相反,我認為導演在傳達一種無比積極的信息,是明明知道失去還是會很努力去爭取因為知道始終會失去所以必須得好好珍惜而自己拼命爭取的自然也會倍加珍惜。所以,得失并存一方面是提醒你要有舍有得,另一方面是督促你好好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否則失去的時候就會后悔莫及。
2.在錯誤的方向與自己死磕只會讓自己變得頭破血流傷痕累累。
這是在我觀影后感觸較深的一點。因為女主茱莉在因事故失去至親時一度想過自殺,草草了結自己的性命,可是死亡永遠解決不了問題,一個人的死去只會增添另一個人的傷痛,死亡是永遠的心靈上無法治愈的創傷。從意外車禍開始,女主就選擇了囚禁自我,現實的傷痛與打擊讓她無法勇敢地活下去,在恐懼中喪失理智,在逃避中尋求安慰,在背叛自己肉體中制造悲劇,甚至可以說女主親手毀滅自己的人生,她說什么都不想要,一切都是陷阱。越是不斷地將自己推向崩潰的邊緣,越是需要更多的快感甚至是自虐上的痛感(從肉體到精神)來支撐這個支離破碎的靈魂。所謂悲劇就是你親手毀了自我人生還沉浸在自我策劃的悲劇中無法自拔。在一遍又一遍無聲的心靈對話中,在一次又一次精神折磨中,在一場又一場四處搬家當中,遍體鱗傷的女主在錯誤的方向越走越遠,最終變成了一個寧愿畫地為牢自我囚禁的孤獨患者。
3.若是愛如陽光般無私溫暖,若是人人如陽光般溫柔善良,如此便可相信一切都有轉機。
要不是哪一束及時打在女主臉上溫柔的陽光,讓女主感受到自然美好而神奇的力量,她怎么能開始從悲痛的陰影中走出來。當一個人開始用心擁抱自然的美好,開始想探索外面的世界,那么也就沒有時間顧影自憐自怨自艾。所以說,人類永遠不要抱有掌控自然的幻想,人類多渺小,大自然還有很多未知的充滿神奇色彩的事情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一旦人察覺到自我的微不足道,很多耿耿于懷的事情就能放下了,生死不過是一瞬間的轉換。何必總是要同情自我安慰自我囚禁自我來滿足自我呢?要不是擁有一個一直以真誠真情真心感動女主的男主,要不是遇見那些面帶微笑善意的陌生人,要不是聽見親朋好友及時性的鼓勵性安慰性的話語,要不是這些陪伴,估計女主早就失心瘋了。這也是導演極力想要表達的主題,人總是需要被愛被鼓勵被安慰,永遠不可能什么都不要。因為我們都是社群性動物,我們需要溝通需要理解需要寬容需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