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字寫的真好看,不像我的字,丑的可難看了。”一女孩對正在寫字的我說道。
“還好,看得過去啦。”出于中國人慣有的謙虛,每每聽到有人夸我字好看的時候我總是會心一笑以此回應,但是心里卻是按耐不住的高興,畢竟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被人夸心里總是洋溢著一絲得意與竊喜。
回憶這過去的二十幾年,自小學第一次被班主任夸獎字寫得好起,一直到現在,我的字總會在不經意間被人夸,有時我都有點習之為常了,沒被夸反倒覺得有點不正常(太自戀了吧)。
那我是怎么把字練好的呢?那就得扒扒我的練字史了。
一切起源于小學三年級某天下午,那天我在家清理書時看到一本練字貼,準確說來那是一本薄薄的書,不像現在的字帖,它沒有臨摹的空白頁,只能照著寫。那上面有毛筆字,也有鋼筆字,記不清具體的了,只記得當時就覺得那上面的字特好看,方方正正又很有筆峰。當時心想我也要把字寫得那樣好看,于是就仔細觀察,細心模仿,學習每一橫撇豎捺是如何起筆落筆的,就那樣照著一筆一劃地練了起來。
還記得那天的語文作業是抄寫十首古詩,我就那樣一筆一劃當書法練完的,雖然花費的時間比平時多,但抄完后心情大好,感覺自己像是完成了一項巨著,沒了平日里的怨恨(那時語文老師總讓我們抄課文文章還有字詞,小小年紀總是抄到很晚),倒是多了一份喜悅。
第二天我的作業交上去后就被老師當著全班的面進行了表揚,還記得當時心里的那份竊喜:還好一切努力都被老師發現了,得到了肯定還受到了表揚,我一定要好好練字。
從那以后我總是像練書法一樣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地寫好自己的字,雖然有時時間緊迫字也會寫得很丑,但總是刻意地去把它盡量寫好。就這樣到了初中,初中班主任也夸獎我的字寫的好看,心里竟有一絲得意起來。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為我的徹底模仿和刻意練習,加上大家的肯定和夸獎,讓我一步步的堅持了下來,也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到了高中,隨著學習節奏的加快,我發現用以前的速度來記筆記是非常慢的,以前用的多是正楷,到這時候就不能再在一筆一劃的寫了,所以我試著加快速度,試著寫連筆字。當時我也知道有些行書寫得非常好看,但由于學習比較緊迫,沒有那個閑心去好好的學習練字了。而且記筆記,要求的是速度快,不一定練好了字就能提高速度。于是我就試著把字寫快寫快再寫快,然后自然而然就變成連筆字(也算是行書了吧)有時我會加以筆峰,然后字體就會變得更加好看。就這樣,我的字體從正楷變成了行書。
其實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女生的字比我寫得更好,她的字就像打印體,特別方正、大氣,她的英文字寫出來,同樣像打印體一樣好看。那時她是英語課代表,所以英語老師常讓她給我們抄范文在黑板上,她的字算是公認的寫得最好的人吧,有時我也甘拜下風,自嘆不如,覺得這次算是真的遇上對手了。
但因為抄筆記練出來的自創行書,讓我的字又與她的字相區別,同時也得到其他同學的欣賞和夸獎。因為她的字多是正楷,很少有連筆,而我的已是自成一格的行書。還記得當時班上一個男同學讓我給他寫一條他喜歡的名言,他說他要把它貼在桌上。當時我很納悶,然后我說,你可以讓那個同學幫你寫啊,她的字寫的可好看了。但結果他卻說,她的字雖然好看,但是我還是喜歡你這種行書字體。聽到這兒,心里竟有一絲絲得意。也讓我堅信,美是多樣的,但有自己的風格才是獨特的。
此后我不斷地學習我認為好看的字體,然后慢慢融入我的字體里,所以字寫到這兒也算是自成一派。
PS: 這幾個月來每天都比較忙,好久沒寫晨讀筆記了,今天恰逢天時地利人和寫了這篇文章,字寫得不好多請見諒,在此自賣自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