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目】《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 》
【課程領(lǐng)拆】崔莉莎老師
【上課時間】2017年12月05日
R-重述重要內(nèi)容
一、價值衡量標準:成果與價值輸出
- 勞動者(工薪人)——以輸出時間作為衡量標準;(工資)
- 工作者(企業(yè)人、經(jīng)營者)——以輸出成果作為衡量標準(工資、資金、分紅)
- 專業(yè)人士(專業(yè)技能水平)——以輸出特定價值作為衡量標準(報酬、服務費)
生產(chǎn)力,是指以相同的勞動力和時間工作,可以增加多少輸出。所以,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選擇的不同。從個人成長角度來說,要想提高效能與價值輸出,我們需要有專業(yè)人士思維,以有意義的價值輸出來衡量目標,而不是時間輸出為標準。
二、不要先有答案: 從議題本身開始。
保持中立客觀。
三、重視處理的次數(shù),不盲目追求一次性完成度:
盲目追過仔細會是什么情況?
1.如果將分析的完成度從60%提升到70%,需要多花一倍的時間;如果需要提高到80%,又需要再一倍的時間。
2.如果在完成度60%的時候,從頭檢視,循環(huán)驗證,則可以只用一半的時間達到80%的完成度。
商業(yè)規(guī)則: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I-解釋
以專業(yè)人士的思維思考,并以成果和價值輸出為衡量標準,可以避免掉進只輸入時間,不見效果的坑。努力完成一項任務或目標,為什么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效果更不讓人滿意?因為我們的焦點可能是錯的。
時間從來就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地消逝,但是我們的注意力可以為我們所掌控。
對于輸出,關(guān)注的焦點的重要級次應該是這樣的:價值>結(jié)果>時間
A-應用
【作 業(yè)】
1、按拆頁1,寫出3個“以輸出成果”衡量的2018年計劃。
(1)寫作:2018年,仍保持最少每周一篇公眾號的寫作量。因為保持輸出頻率,才能倒逼輸入與思考頻率。
(2)英語:2018,堅持每天晨讀2段英語(跟讀、朗讀)。2017年的堅持已經(jīng)看到了語音語調(diào)的明顯改善,可以用判若兩人來形容。希望通過學習提升口語表達水平。
(3)演講:2018,與小伙伴們一起,至少每月meetup一次,從演講嘗試性練習開始。
2、按拆頁3,為每個新年計劃,制定循環(huán)提升的路徑。
(1)寫作:通過總結(jié)反省,?每個月提升一個寫作技巧或要點,反復打磨,請小伙伴一起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
(2)英語:因為很難做到一段時間全情投入英語學習,于是把時間周期拉長,每天30分鐘到1小時的學習,堅持刻意練習,同樣可以看到成效。希望比2017年改善的是,每天 遇到的生詞或短語消化掉50%,以此改善英語基礎(chǔ)儲備與閱讀水平。
(3)演講:嘗試性演講,打磨演講技巧、精選演講內(nèi)容。希望做到演講能力提升,與內(nèi)容分享的雙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