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田。每個人都夢想有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讓你實現錢多事少的夢想。這本書的名字叫做《精要主義》,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的格雷戈?麥吉沃恩。這里我分享給大家書中關于精要主義者的三種核心思維模式,分別是選擇、甄別和取舍。
1.選擇
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選擇的能力。
——馬德琳·恩格爾
在了解如何選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習得性無助與選擇能力缺失(當人們感覺自己的努力無關緊要時,就會選擇放棄或者選擇什么都做)。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這樣寫道:“我的第一個自由意志行為就是相信自由意志。”
我們要獲得選擇的能力,必須謹記以下內容
不加思考的努力等同于習得性無助。
要無視拒絕帶來的“失落感”。
高度重視選擇能力,它的存在獨立于其他任何事物、任何人及任何力量。
2.甄別
宇宙中存在的絕大多數事物, 人類的行為和其它一切力量、資源、觀念,都沒有什么價值,也產生不了什么結果。只有少數事物效果非凡,影響巨大——理查德·科克
面對挫折,我們是不是常常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定,更努力而持久地工作?每當面臨挑戰,我們是否常作出“是的,我也能行”這樣的回答?但是往往這樣做并不能幫我們擺脫困境。
用時間和報酬之間的比率來衡量一份工作本非難事,但是我們必須知道真正重要的是時間和結果之間的關系。
努力工作當然重要,但并不是說更努力就一定可以帶來更多收獲。“更少,但更好”可以。
精要主義者們用更多的時間來辨別,以便花更少的時間來做,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我們應該如何更好的進行甄別呢?謹記以下內容:
更多努力不一定能帶來更多收獲,“更少,但更好”可以。
幾乎一切事情的次要性再怎么高估都不夠。 掃描環境,尋找重要的少數,淘汰不重要的多數。
拒絕好機會,擁抱真正的契機。
3.取舍
所謂戰略,就是如何作出選擇及取舍。它意味著通過慎重選擇來實現不同。 ——邁克爾·波特
在現實中,接受任何一個機會都無疑需要你舍棄其他幾個機會。你必須審視每一個機會,然后說,‘不,我很抱歉。我們不想做那么多件不同的事情,如果它們對我們努力要實現的那個最終結果沒有太大貢獻的話’。
我們要么自己做出艱難的選擇,要么允許其他人——不論是我們的同事、老板還是客戶,替我們作決定。
在無法做出決定時,只需要閉上眼睛好好想一想“我要的是什么?”。
通過強迫自己權衡兩者并戰略性地選擇哪個對自己最有利的,就能極大地增加實現自己目標的機會。
要做出正確的取舍,請謹記以下內容
審視每一個機會,如果對努力要實現的最終結果沒有太大貢獻,就不做那么多不同的事情。
在關鍵性戰略領域,做出理智、慎重的權衡取舍。
強迫自己權衡兩者,并戰略性地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兒,祝您開心快樂每一天!
參考書目:《精要主義》[英] 格雷戈·麥吉沃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