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朋友說要出租自己,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精神的樹洞。我問,出租自己是什么。朋友說出租自己,就是別人可以租你用來做任何他想讓你做的事,網上有個六回出租,你可以去搜一下。
長這么大,頭一回聽說還可以把自己當做商品給租出去。“有人租我去公園撿一片樹葉,作為新年禮物”,“有人租我幫她存錢”,“有人租我問十個問題”,“有人租我站十分鐘”。六回的出租故事令我詫異,世界上兩個毫無干系的人之間,卻能發生有悖常理而又真實的故事。
“一位出租者不是人們想象中簡單的陪聊陪吃飯,甚至有些人會想成陪睡覺。出租者是精神工作者,是人體的垃圾桶,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
六回對自己工作的評價,令我深思,為什么會有人租一個陌生人,相信一個陌生人,讓陌生人成為自己的精神依靠。
這是兩個孤獨的人之間的相互慰藉
公寓樓下有片草地,每天傍晚孩子們聚在這里一起玩耍,爸爸媽媽們有的和孩子一塊兒,有的相互交流育兒生活中的樂事,充滿了歡聲笑語。等到太陽落下,人群去散去,草地旁一處枝葉爬滿的長廊,有啤酒相伴的年輕人靠坐在柱子旁,有布呂衣衫的老人不停搖著樹把兒,有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在面無表情地張望。有時候走進去,找一個角落坐下來,幾個毫不相干的人,仿佛相互之間得到了精神的慰藉。
一個人的生活,無論有多么豐富,多么充實,都不可避免地有孤獨的那一部分。這種孤獨,可能是在外忙碌一天回到住處獨自面對自己的時候,可能是潛心研究或創造的時候,也可能是一步一步默默跋涉實現自己目標的時候。這些孤獨的時候,這些沒有陪伴的時候,我們如何去解脫。
這是陌生人之間的相互信任
我問朋友為什么會有人租一個陌生人。朋友說,由于現代人內心強烈的不信任感,有一部分人沒有找到合適的精神依靠,所以租了一個陌生人,和陌生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我又問,為什么會有強烈的不信任感。
“你信任別人嗎,你有強烈信任的人嗎?”,朋友的反問令我啞口無言。
確實,現代社會節奏快、壓力大,人與人之間利益糾葛復雜,而要尋求純粹、安全、輕松的傾訴,陌生人之間反而更容易。正如六回所說的那樣,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很多時候是缺乏信任感的,但又極其需要信任感,你用打車軟件打一次車是一種信任,網上購一次物也是信任,兩個人之間的交流更需要信任,租我代表著兩個陌生人之間的相互信任。
這是一個人精神的出口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有一些精神上的缺失,也可能會有一些精神上的垃圾需要傾倒。有時候你可能需要一個人每天晚上提醒你睡覺,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對你說早安;有時候你可能需要一個人靜靜地聽你吐槽你的生活,講你的故事;有時候你可能需要一個人,撲在他的肩膀上,痛痛快快地哭一場。
假如有這么一個人,他可以在精神上給予自己想要的那部分,無條件地承受自己肆意傾倒的精神垃圾,又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精神負擔。那么這個人,除了租來的陌生人,還能有誰呢?
租一個陌生人,作為精神的出口,寂寞時有人陪伴,無助時有人依靠,壓抑時有人開導,這大概就是租一個陌生人的意義所在吧。
想到這里,我問朋友,你想做一個什么樣的出租者呢?朋友說,“每一座城市,或許都需要一座心靈驛站,當心倦了,痛了,可以去歇一歇,靠一靠。六回的故事,給了我鼓勵,讓我決定出租自己,做一個樹洞,一座驛站,六回在成都,我在北京。”
我又問朋友,租你有什么條件呢?朋友說,“我想讓這座心靈驛站在伸一伸手就能夠得著的地方。你來了,只要帶上你的故事,一切便安好”。
或許朋友的出租又能夠給一些人帶來安慰、帶來依靠、帶來解脫,或許不久又能夠聽到一些離奇的出租故事,或許這種出租能讓社會中的每一個自我找到一個精神的出口。
愿每一個受傷的心靈都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