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兒子發怒了
昨晚有點小失眠,今早賴了下床。6點35暈暈乎乎的起床,先去廚房燒水,然后慌忙跑衛生間上廁所,再刷牙,洗臉,叫兒子……….
“媽,你給我過來!!!”兒子怒吼的聲音從衛生間傳出來。
“怎么啦?”我小心翼翼的迎上去。
“你看看,又是你用的衛生間吧,沒有沖干凈!”兒子斬釘截鐵的說。
“媽媽上廁所后沖了的,這個蹲便器真的有點問題,是這個水流不夠大,今早起晚了,為了節約時間,我本來準備燒完水后,再回過頭來沖第二遍的………”我理虧的解釋道。
“你旁邊去,我不想聽你解釋。”兒子極不耐煩的跑去主臥的衛生間。
我立馬返回次臥衛生間第二次按下水箱的沖水按鈕。
“我早上是為了節約時間才出現這種情況的,那我讓外公把這個衛生間的蹲便器的水箱換一個……….”我再次解釋,試圖想得到兒子的諒解。
“那是你自己的事情,這都第幾次了,我不管過程,不管你采取什么方法,我只在乎結果,不要讓我再看見這種情況。”忍無可忍的兒子發出最后通牒啦!
兒子甩門下樓了!
R:內心委屈自責
今天的確是我錯了,可是兒子也不應該這么火爆的脾氣呀!難道就不能好好跟媽媽說話嗎?內心有點委屈。
可是瞬間卻無比自責,如果換成我,一大早帶著起床氣跑到廁所,看到這一幕,也會惱怒,大發雷霆的,更何況這也不是第一次,兒子也不只一次為這事批評我。
I:總是為自己找借口,問題重犯
想想前幾次,都是因為早上起床慌慌張張,沖洗了第一遍后,為了節約時間,想利用水箱蓄水的那個2分鐘做點別的事情,再回過頭來沖洗第二遍,但是往往要么是我還沒有來得及沖第二遍時,兒子正好進來了,要么是后來忙忘了,沒有沖洗第二遍…….
可是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想:當時裝修時,為了節約,買了個特價的“安華”,以后不要買特價的,也不要買這個牌子的,還是買主臥的“TOTO”。就是這個衛浴不好用造成這種情況發生。
總是內心說,早上太忙,時間短,我得高效做好多事,我已經夠辛苦了。
D:只要你愿意解決,辦法總比借口多
兒子說得對,他只要求以后不發生這種情況,不要解釋更不要借口,我得想辦法解決。
老人說得好“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上早起5分鐘,不要慌亂,就在衛生間等水箱二次充滿水后再離開衛生間。可是這個我好難保證每天都能做到啦。
如是我立馬跑去主臥衛生間,將閑置在那很久的小木桶搬到次臥衛生間,裝滿了水,去廚房拿了個塑料盒丟進木桶,實驗了幾遍,感覺還很方便。這樣應該就能徹底解決快速沖洗的目的了。
我內心平靜的背包出門上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