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霖筱筱
【請認真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他才是你最好最對的選擇。】
1
三個月前公司來了個90后小妹妹。小姑娘長得很標志,待人也大方,是很討喜的角。
自從她來上班后,我們經常看到有個男生開著車來接她下班,她偶爾也會跟著去。大伙就打趣問道是不是男朋友?她支吾著說也不算。
廖姐說:“小伙子看起來很不錯啊,也挺照顧你的,你們相處得也挺愉快,怎么還不算呢?”
小姑娘說:“是挺好的,也追了我很長時間了,我不想輕易答應,萬一我能遇到更好的呢?”
聽到這,我笑了,我走過去拍拍她的肩,以“過來人大姐”的身份對她說:“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不答應,錯過了最好的呢?兩個人在一起,合適才是最重要的。”
她糾結地撓撓頭。想必現在也是無法做錯選擇的。
2
成長過程不就是這樣嗎?總要經歷一些或失去一些,才會長大,才懂得什么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我的一個表姐,條件不上不下的,不論是工作還是感情,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那種感覺。
因為家境不錯,早幾年追求她的人還挺多的,她也陸續的交往了好幾個,有教師、公務員,也有個體老板。
這些人職業不同,但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能接受表姐的性格上的不足。
因為表姐有點自私。如果一起去看電影,她買飲料的話從來不會想到幫你也帶一份;每次與人聊天的時候都喜歡唱主場,噼里啪啦地自個說個不聽,很少給對方說話的機會。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雖然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也有人因此離她而去,而這些人卻都能包容她這一缺點。
遺憾的是,表姐和他們的交往都不長久,基本上兩三個月就分手了。
隨著表姐的年齡增大,主動追求她的人少了,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就開始給她介紹對象,但怎么都無法入她眼,她說還不如之前追求她的人優秀的。
再到現在,我前幾天和媽媽通電話,聊起她,媽媽說都36歲了,還單著,家里人急死了。
最初的追求者為何都沒有在一起呢?
因為她的媽媽,我的姑媽對她說,別急著選定,再挑挑,說不定下一個更有錢呢?說不定下一個更帥呢?
這樣挑著挑著,就被剩下了。
因為不再年輕,也沒有哪方面特別出眾,所以介紹的對象也都是極普通的人。
假使有比較好的人,也不一定就能接受她,人家也想著找更好的呢。
錯過了適合結婚的對象,加上沒有了驕傲的年齡資本,從主動到被動,選擇范圍極度受限,多少是有些后悔的。
3
在戀愛上,我們都容易犯選擇困難綜合癥。
有人說,這是缺乏自信和逃避責任表現,我覺得多少也有些這種成分存在吧。
可生活不會因為你沒有自信或不想承擔責任就不讓你做選擇,我們要選擇自己的對象,要選擇自己的人生,要對我們的每個選擇負責。
戀愛其實也像買衣服。
很多人逛上一整天也沒有買到中意的,并不是沒有合意的,而是自己無法在合意的衣服里做出選擇,總覺得每件都好,又總覺得似乎都不夠完美。
比如這件要是多個蕾絲邊就更甜美了,這件的領子要是紅色就更搭了,于是走進一個店兩個店,還想再多走幾個店,說不定下一個店的更漂亮呢?
到最后,你覺得最開始試過的那條修身款連衣裙就很不錯,能將你身材的優勢完美地展現出來,于是決定買下它,待你回頭去的時候,你的碼子已經賣掉了。
衣服沒有了,可以花幾天時間等店主補貨,廠家沒有貨,可以花錢等待專門為你定制。
如果是合適的人呢?他會在原地等你嗎?錯過了還會再遇見嗎?
朋友都說和我逛街是最無趣的,因為很快結束。
我如果遇上了合適的衣服,就付錢打包帶走,買齊計劃中的衣物就回家,不會多在其他服裝店逗留,因為不想看太多款式,看得越多越難選擇,而且自己本身也患有選擇困難綜合癥,沒必要和自己過不去,硬要去多看幾家折磨自己。
合適自己就好了,再多漂亮的衣服不一定就是自己的風格。
有大把錢可以隨意買買買還好,要是趕上預算有限那必定是糾結死了。
4
對于感情我也如此。
因為性格不好,還有嚴重的公主病,生性霸道,總之全身上下毛病一大堆。
我深知能夠接受這樣的我的人,必定是我的真命天子。
所以這也是我為何在遇見先生之前感情一直不穩定的原因。
并非我多么高傲冷漠或難以選擇,而是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那個人。
直到遇到他,我知道只有他才會包容這般蠻不講理的我,待我的家人如同自家人,和我的朋友處得歡快,懂我想要的生活,即使經濟條件上不如某個曾經追求過我的人,那也不要緊,關鍵是他才是最適合我的人。
遇上他之后,就開始昭告大家我戀愛了,各種曬各種秀,你們都不用再給我介紹對象了,我名花有主了。
如果再有帥哥朋友的話,就和閨蜜一起看看養養眼就好,我只要適合我的這位先生,他就是我要歸為己有的伴侶,其他人都是閑雜人等。
5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選擇。
小時候父母讓我們選擇興趣班,想學畫畫又想學跳舞。
到高中文理分班,文科不是特別理想,理科也不見得很好。
大學選擇參加社團,統統都報上試試看,結果都不夠專長。
選擇就業方向,留在大城市做白領?還是回家鄉考公務員?
戀愛了,是選這個有車有房的商人?還是選收入穩定的醫生?
……
如此難以抉擇,往往是因為擔心選擇這個,到后來發現自己最想要的是另一個,生怕不被自己選中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哪有最好的興趣、最好的特長、最好的工作、最好的配偶呢?
之所以覺得最好,那是配襯著的對象最合適,起到了極佳的良性反應,才會讓我們覺得是最好的。如果將這份好放到另一個不合適的人身上,你不一定就覺得好了。
所以說,最合適的才最重要。
因為合適,工作起來才順心如意,發揮起來才得心應手,相處起來才歡愉輕松。
姑娘,沒有下一個更好,請勿忘自己的初心,選擇合適的那一位,他才是你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