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拂夜奔》為王小波“唐人故事”系列代表作之一。作者借用隋末大將軍李靖和楊素家妓紅拂私奔的風流逸事為藍本,融合現代元素,把古今人物事件熔為一爐,講述了一個有關逃離的故事。作者在古今語境里不斷穿越往返,不受史料與既有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的束縛,以自成一體的小說語言,創造了一種極具開放性與誘惑力的小說模式。
劉瑜評價說“他那種舉重若輕的敘事方式影響了一整整一代人。” 我覺得再“舉重若輕”這個詞概括的很精準。
書的大概內容
隋朝末年,世稱風塵三俠的李靖,紅拂,虬髯公,在洛陽城里生活。當時虬髯公在楊素家里當門客,紅拂在楊素家里當歌妓,他們住在同一個院子里,紅拂非常貌美,虬髯公暗戀紅拂,給她打過一雙麻鞋,還教她劍術(用劍斬蚊子和蒼蠅),雖然她不能從中獲得樂趣最后跑了,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虬髯公對她的愛戀。后來紅拂在洛陽大街上偶遇李靖,從此念念不忘,最后和李靖相愛,離開楊府,逃離了洛陽城。
虬髯公一路尾隨,見證了他們的愛情后最終放棄,去了扶桑,并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扶桑國王,從此要多少女人有多少女人,但他心里頭揮之不去的始終還是當年楊府家那個貌美如花的紅拂。
而說到李靖,李靖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聰明能干的人。他的很多發明都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因此皇帝也覺得李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封他為李衛公,讓他建造一個長安城,包括長安城里的一切制度。可憐李衛公年輕的時候逃離了洛陽城,年老后又要自己去造一座城,還自己住在里面,再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了。
長安城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經過李衛公,包括城里女人穿衣服的制度,公共廁所的設計,可想而知李衛公活著是多么的累。為了逃避這些亂糟糟的事,他開始裝睡裝傻,一裝就裝了好幾年,都沒有被人揭穿,最后死的時候反而被揭穿了,還連累自己的老婆大唐一品夫人紅拂。
這件事的離奇出就在于,李衛公年輕時玩了命地證明自己是聰明人,老了又要裝傻。
李衛公死后,紅拂也不想活了,她想自殺,但是大唐朝制度嚴明,像她這么有身份的人,死可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事情。還要申請自殺指標,所以她每天都要往各種衙門跑,給自己辦理殉夫的相關手續。總之,她多么的有身份,這件事辦起來就多么的麻煩和繁瑣。因為受到極大的關注,最后自殺變成了不再是她自己的事情,而是被專家和領導指示下列入計劃的一件事情,她只管等到良辰吉日死掉就可以。
聊聊個人感想
作者用了很大的邊幅描寫紅拂申請自殺以及自殺這件事。有趣的同時也很離譜,簡直喪心病狂,但這又是對現實社會的部分影射,引人思考。
要自殺,首先紅拂需要各種指標,因為“長安城里每年只能有三百個人非正常地死掉”。拿到批準上吊的文件后,又要到禮部去辦手續。“禮部風氣司的官員卻說,這個季度殉夫的人太多了,使整個社會空氣趨向悲觀,所以起碼要等到下一季度。”當然下一季,還有各種各樣的麻煩事等著她去辦,另外還有“自殺用品商店”。
我突然想起前兩年幾個奇葩的事件,一個是提供“你媽是你媽”的證明;一個是提供“你媽已被火化”的證明。
歷史是多么驚人的相似,中國的制度和相關部門里的一些缺陷和痛點總是讓人們哭訴無門。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中國的一些機制總會有這樣那樣過不去的障礙和門檻。永遠辦不完的手續,老百姓天天穿梭在各個部門門口,風吹日曬,喊大哥叫大爺,請吃飯賠笑臉,最后依然是拿不下來的證明。
如今已然有所改善,雖然這一進步是極其緩慢的,但同時也是令人期待的。
最后說說虬髯公。其實虬髯公刻苦,敬業的同時也是一個蠻有趣的人,他只是在對紅拂的感情上呆了點。從他教紅拂劍術的一個小細節就可以看出來。
他把每一只被斬落的蒼蠅都撿起來,盛進一個小紙盒,把頭和身子拼好,埋葬后,還要在地上插上一個寫有“蒼蠅之冢”的竹簽。葬完了蒼蠅,虬髯公要對紅拂解釋尊重對手(哪怕它是一只蒼蠅)是劍客應有的道德,但是紅拂早跑得沒影了。
看完我忍不住笑了。這樣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果然具有做領導的潛質。
雖然虬髯公認識紅拂比李靖早,但是最后能奪得佳人的卻是李靖。這說明了一個道理:遇得早不如遇得巧。近水樓臺不一定先得月。
當然:最重要還是要看臉。
另外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李衛公年輕的時候在洛陽城里惹禍,在房頂上奔跑,引起一大群人跟在他后面拋磚打瓦地追那個片段。
“造成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是衛公,但是公差們不肯往房上看;他們只看到地上有成群的人在跑,就揮舞著棍子朝他們沖來。”百姓挨了打后才和公差講明原因。“但是公差絕不承認有什么李靖在房上跑。如果承認了這一點,就是承認了大隋朝的官差辦事不力,刑名不公正,進而動搖國基。”
這讓我想起了馬宏杰的《最后的耍猴人》一個片段,就是耍猴人街頭耍猴時被抓,猴子在警局離奇暴斃的事件。當時看到鮑風山抱著死去的猴子痛哭不已的時候還特別氣憤,特別心酸。氣憤的是,從什么時候起,當權者的那把大刀揮向了善良弱勢的百姓;他們永遠只會用各種各樣的借口來隱藏自己犯下的錯誤。心酸的是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他們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得到這個社會的尊重,理解和幫扶。
本書還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就等你自己去發現啦。
王小波的魅力體現在他用“舉重若輕”的口吻寫出了古今社會的很多毛病。李銀河說,她常常覺得“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個天真爛漫的孩子”,他在那個無比莊重和滑稽的場合,講出了大家的真心話。他也在這本書里,用了很多荒誕有趣的故事,寫出了大家的真心話。
最后的最后,說一下費爾馬定理。這個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跨世紀數學難題。歷經350年,最后被一個叫安德魯·懷爾斯的人花了七年的時間證了出來。
欲知詳情,請自行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