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開始每日寫文是在2月12日,只是一直沒敢發上來。第一我是一個從沒認認真真寫過文的工科生,詞匯量不足,表達能力欠缺,不敢獻丑,也不想給簡書增加垃圾;第二我是一個思想深度廣度都不夠的人,文章有些時候就像流水賬一樣毫無味道。今天終于決定發一篇文章了。這篇文章可能文筆幼稚,可能結構混亂,亦可能思想不端。
正文:
我曾經迷茫,是因為我一無所長。既如女子般手無縛雞之力,又如男子般活得粗枝大葉。身邊的朋友有能唱能彈的,有能說會道的,而我只是能旁觀與傾聽而已。
我曾經迷茫,是因為我沒有目標。一無所長的我,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是我能做的,除了替別人做做雜事,做做那些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只是費時費力的事情。我不知道未來我可以做什么工作,不知道未來我會在什么樣的環境下和什么人一起生活。
我曾經迷茫,是因為我被屏蔽在大家的世界之外。從小就不擅長表達,等到有意識的時候已經很難改變。我不知道是因為什么,我也很努力的與大家一起歡笑了,努力的對大家的話作出回應了,只是我還不習慣,可能有時表情會有些僵硬,有時我沒法很快的給予最好的回應,有時為了迅速給出回應而說的話說完就后悔了。在大學里,身邊的人都有著各自的圈子,周末一起出去玩,節日一起聚會,平時經常聊天,只有我,除了一個交心的朋友,就沒有其他了。
但是現在我不再迷茫了。雖然我依然一無所長,但我開始學吉他,我也一直在自學日語。我有了目標,我要堅持現在的專業,我要考研。我與人交往的現實依然沒有什么突破,但是我想開了,我愿意忠于本性,做一個安靜的人,做一個真誠待人的人。(笑)
結束迷茫之后,我再也沒有像以前一樣時常向上帝抱怨,或者時常內心糾結郁悶,遇到同樣的時候我可以很快轉變心態,盡管還不能很快的轉變心情。結束迷茫,一切就能變好了么?這一點,我在結束迷茫之后才意識到,還差得遠哩。
我的迷茫暫時沒有了,可我的膽怯與懶惰卻還在,很多該做的事情,我卻因為膽怯與懶惰選擇了逃避。拖延癥、選擇恐懼癥、逃避心理等等,都是這兩個小鬼在作祟。比如我開始學吉他,卻因為懶惰一首曲子都還沒練熟;比如我決定開始好好學英語,卻一連幾天都沒有背單詞。
其實說白了,任何選擇都是一念之間的事,結束迷茫如此,解決膽怯與懶惰亦是如此。
我想做一個安靜的人,一個有力量的安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