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華春
? ? ? 最近利用課余時間讀完了這本書,這是一本關于人性的思考的國外文學書籍,文中提到了友情,親情,愛情以及自我的心靈贖罪等,情節跌宕起伏,給我以時而感動,時而溫暖,時而痛恨的感覺,看完后感觸頗多,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個追風箏的人。
? ?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后,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
? ? ? 成年后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久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后一點心力,卻發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阿米爾該如何抉擇?
? ? ? 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讀的時候讓我時而感到痛苦,時而感到溫暖,時而感到快樂,作者以細膩的筆法勾勒人性的本質與救贖。開頭和結尾的畫面相吻合:追風箏的孩子們歡叫著奔跑著,追逐著逝去的光與影,在追風箏的過程中讓作者看到了一個在掙扎中成長的自己,一個孤獨而卑微的自己,一個曾經自私與懦弱的自己,但是最終發現了自己良心以及信仰。
【友誼】:為你,千千萬萬遍。
? ? ? 在文章所有的人物中,我最喜歡是仆人哈桑這個人物,哈桑從出生就有生理缺陷、地位低下,盡管他與阿米爾是親密無間的朋友(盡管他們事實上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哈桑永遠不能成為阿米爾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感謝上帝,讓哈桑卻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擁有勇敢的品格。
? ? ? 哈桑對阿米爾說過無數次“為你,千千萬萬遍”,為了阿米爾,他可以做任何的事情,事實上,他也是這樣做的。
? ? ? 即便是哈桑知道,在童年時阿米爾看到了他在因為幫阿米爾追風箏,但被一群惡人凌辱而未伸出援手,但他還是選擇一如既往對阿米爾奉獻他自己。即使當阿米爾后來又栽贓陷害哈桑,說哈桑偷了他的財物時,他捍衛了阿米爾的榮譽和尊嚴,對阿米爾的爸爸說,這是他干的,最后逼走了哈桑和阿里他們父子兩,縱使過了很多年后,他也從未改變自己對阿米爾的這種感情,寧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捍衛阿米爾的家園。
? ? ? 每當讀到哈桑的情節時,讓感動于哈桑的品格,但也為他的這種忠誠感到心痛和悲涼。
? ? [感悟] ?:我想真正的友誼應該是:“當朋友需要時不計回報地去幫助對方,在幫忙之后不會有“他欠我個人情或者我欠他一個人情”之類的想法。反觀我們的當前的社會現實,目前這樣的友誼還有多少?答案是:很少很少。我們不得不停下來思考,是利益的驅動還是人性的貪婪亦或是人的自私讓這種純真友誼消失殆盡。所以最后希望人們能夠不斷的通過閱讀來自省,在生活中少一點自私,多一點無私,朋友之間少一點利益,多一份友誼。
【責任與擔當】:哪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 ? ? 人都會犯錯,錯誤也分大小。有的錯誤,一句“抱歉”“對不起”就可以解決,而有的錯誤卻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贖罪。阿米爾在他童年中犯下了錯誤,而正是這一過錯,讓他后天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他開始認識到自己的過錯時,他決定用他的一生來彌補對哈桑曾經的背叛。
[感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勇于承擔責任,敢于承認錯誤,要不斷的自我反省。
? ? 【自我救贖】:當惡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
? ? ? 在離開阿富汗20多年后,阿米爾在美國接到了他父親在阿富汗的朋友拉辛汗的電話,說:“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于是,阿米爾義無反顧地回到已經受塔利班統治的面目全非的故鄉,在與阿塞夫的斗爭中救贖自己。他曾經欠哈桑太多太多了,背負著沉重的良心債,讓他恨自己。當他在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時,被阿塞夫打的嘴唇開裂、肋骨一根根斷掉的時候,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和輕松,并感慨說:我體無完膚,但心病已愈。后來他將哈桑的兒子帶回了美國,教他如何放風箏,追風箏。
[感悟]:他的彌補,他的救贖,不只是為了那個曾經被他傷害的人,更多的是,為了救贖他自己的心靈。當我們曾經的惡行導致了后來的善行,或許那才是真正的自我救贖。
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
? ? ? 最后,畫面停格在了索拉博放起風箏,阿米爾為索拉博追著風箏。
? ? ? 一切都是因果輪回,很多年前,哈桑為阿米爾追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很多年后,阿米爾為哈桑的孩子追風箏,“為哈桑,千千萬萬遍”。
? ? ? 讀到到了最后,我才懂得了為什么書名叫做《追風箏的人》了。
? ? ? 那風箏究竟是什么?為什么要去追風箏?那風箏是美好的友誼,是心靈的救贖,是承擔的勇氣,是愛的希望,更是我們人人應該所要追尋的,內心的無愧和寧靜。
? ? ? 在追風箏的途中,有懦弱,有彷徨,但是,不可以停下腳步。我們應該相信,只要一直追尋下去,屬于我們的風箏,一定會在某一個地方等著我們。
感悟:情感是人類的弱點,也是人類的依靠。希望我們都能擁有真正的友情,親情和愛情!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6月9日
感謝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