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焦慮和迷茫像是一場永遠也驅散不了的瘟疫在蔓延,全社會都中毒了。
小學時我們討厭學習,以及帶來的一系列壓力,那時的我們一片玩耍之心,我甚至都不知道上完了小學還有初中,初中以后還有高中,更別說大學、研究生了。
那時就知道上學,為了上學而上學,不得已的上學,然后就是不停的瘋玩,我曾經擔心我小學畢業以后干么,萬一考不進鎮里的五年級怎么辦?是不是不上學就可以打工掙錢,蓋房子娶媳婦了?
直到初中快畢業,我才知道,我要去縣里上高中,上了高中還有大學在等著我。而大學是什么,我真的一無所知。
很多人都在說自己的焦慮和迷茫,初中生有,高中生也在講,大學生也在困惑,我這樣的中年人也在經歷。
其實仔細想來大可不必,迷茫和焦慮就像流行病,不同年紀有不同的表現。
就像我所理解的孝順。怎么算是孝順,上學時好好學習,別調皮搗亂,被老師天天叫家長。工作了,好好工作掙錢,成家了好好養家戶口,不要三天兩頭吵鬧,別給父母添堵就好了,力所能及的就是最好的孝順。
生活總會遇到不如意,挺住了你就會勝利,你就有笑看風云,笑侃未來的資本和勇氣,挺不過去,你什么都不是。
后臺有很多年輕的朋友都在說自己的迷茫和焦慮,不知道畢業以后干什么,是考公務員還是教師,是加入創業大軍還是參加公務員考試,為什么總是覺得著急,看不到前進的的方向和明確的目標。
誰的青春不迷茫,誰不曾彷徨過,我現在三十多了還在焦慮。文友卻說:“你已經成家立業,穩定了,有了方向,剩下的只是堅持好好干,等待時間的打磨了。”
我不禁苦笑,哪有想象的那么美好,還是平凡人多,還是靠努力苦苦掙扎的多。
我曾經不停的鼓勵自己,對自己說:“這一定不是最糟糕的自己,也不會是最輝煌的自己,我相信未來會有更糟糕或更輝煌的自己在等著我,或者說,哪怕這是最糟糕的自己,已經到了低谷,還能糟糕到哪去?”
小的時候犯了錯怕父母打,怕老師批評,那時覺得再小的事都是天大的事,我曾經因為和同學鬧矛盾嚇得不敢回家,現在想來當時怎么會那么害怕,害怕挺不過來,還不是到了現在。
高考時落榜了,我跟父親說:“沒事,今天的痛苦我自己承受,以后考上了,有本事了,有福也是我自己享受,別人說好說壞都是暫時的,過了今天,甚至以后再看今天,什么都不是。”
后來經過復讀,上了大學,大學時也是忙著社團或兼職,畢業了也是考慮工作等等,我知道,無論我怎么痛苦,事就在那擺著,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過去。
工作了,有一次被領導罵,我跟同事說:“這次進領導辦公室,我就低頭等著挨訓好了,頂多二十分鐘,我就任領導批評,出來了還是好漢一條,還照樣好好干。”
沒辦法,人有時需要阿Q精神,因為你的需要活下去。
人總要迷茫一陣子,這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誰的青春不迷茫,誰的年少不輕狂。
一籌莫展,迷茫彷徨也罷,信心百倍、年少輕狂也好,都是一個時間段內必須要經歷的。
“為賦新詩強說愁”,人生可以有很多選擇,我們所擔心都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
在我迷茫的時候,我曾經跟朋友探討過,我說:“如果現在能明確告訴我說二十年后,我一定會成功,會衣食無憂,現在我需要做的是努力或者忍耐,那么我一定會堅持,什么都能克服。可是現在我怕我的堅持到頭來沒有意義,我怕我怎么努力到頭來還是很平庸。”
朋友說:“你想錯了,我想告訴你的是,只要你努力堅持,不懈拼搏,你的二十年后一定會成功。”
這是雞與蛋,因與果的關系,如果告訴我一定會成功,我會努力二十年,如果說你努力二十年,你會成功,你還會努力么?
我們總是太著急,害怕真的等不起,我們總是沒有耐心等待,
周圍的人進了世界五百強,某人成了公務員,曾經那個不起眼的女孩變成白天鵝要嫁人了,曾經那個調皮的男孩已經溫文儒雅的不忍直視,你著急了么?心慌了么?
不要著急,耐住性子,一件事你要能堅持住十年,相信你會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
當年大學畢業,有人進入事業編,成了公家人員,有人北漂為了夢想,有人還在堅持自己的夢想。
我羨慕不來他們生活,無權也無意對別人的選擇說三道四。選擇不同,方向不同,承受的壓力也不是我們能想象的。
我們看到他們人前的光芒,卻不能體會他們背后的艱辛付出。
年輕人的迷茫,總是要經歷,只有經得起考驗,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會成功,才配擁有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