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1日
85到114頁
Day06
①新的時間管理“四象限”
⑴執行計劃:一個個任務完成后會有強烈的成就感。
⑵隨機之事:緊急以及即興發揮的,突發狀況,并不在計劃內的事情。
⑶發呆:包括白日做夢或者是做一些看上去無腦的一些休閑娛樂活動。
⑷制定計劃:考慮怎么做一件事情。
②利用制定計劃來處理碎片清單對于碎片清單還要定期整理學會斷舍離。
③每日清單
將碎片清單中的任務分為六類:不做、以后做、現在做、排期做、找人做以及怎么做。
從碎片清單中挑選需要處理的事情然后放進每日清單中,不斷的將碎片清單中剩余的碎片放進任務清單里,用任務清單來引導自己在一天中的專注和聚焦,將任務逐一搞定。
④怎么制定計劃?
⑴不貪多
⑵需要考慮能力以及完成計劃所花費的時間
⑶簡單和有難度的切換著去完成。
⑷當意外干擾時不要抱怨,要不然就在不被打擾的時間段內做。
⑸發生意外時懂得及時調整。
⑹適當拒絕與計劃無關的任務。
⑺每日任務清單一定要符合實際,,盡量將做它的步驟都想到,一定要包含執行任務過程的思考。
⑤怎樣可以讓自己更專注?
遠離刺激影響你專注的地方,例如手機、零食等,可以將它放遠點。
思考時可用紙筆。既可以任你發揮又可以避免你受到額外的刺激的一項工具。
20171220
Day05
①晚上回家即使無所事事也不愿意提前睡覺一直拖到半夜。在心理學上有個說法就是為環節白天的壓力,所以會出現亢奮的狀態。
②如何擺脫夜間看電視劇的習慣?
準備一個日歷擺放在看電視劇的電器旁邊,要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再準備一支筆。
忍不住要看,沒關系,看完電視劇之后在當天的日歷格子上打個叉。
在看電視劇之前就打叉的話那你就想看多少就可以看多少。
看電視劇之前就打叉的話,然后覺得自己還可以忍住不看,就在當天給自己畫一個勾。
其實是自己內心想要做出改變,只不過需要一件事情來引導出這股力量。
③遠離那些令你夜間沉迷的東西,例如手機,可以先將它藏起來遠離你,這樣你可以專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④建立晚間睡前程序
睡覺前的第一項是什么?睡覺2小時前的洗澡又或者洗臉刷牙。制定一些令你不能興奮的項目,按順序做,養成習慣。
⑤為啥要建立碎片清單?
避免信息太多,忘記你自己的想法以及你即將要做的事情。
怎樣建立?
⑴信息:記下來你發現的有價值的信息,它的標題或者是很好的句子內容等。
⑵事情:自己等會兒想要做的事情或者是別人讓你做的事情,記下來內容。
⑶想法:自己突然想到的好點子,想要嘗試做什么,自己的一些缺點想要改變什么(想法都不是緊急的)
重點:內容不要太復雜只要看到就能想到你自己寫這個內容時候的想法就可以。不用考慮分不分類丟進清單里就可以。
⑥碎片清單的原則以及要點:
⑴紀錄一切你沒有做的事兒,包括要讀的信息,要干的事兒,要實踐的想法。
⑵有念頭產生立馬記住,怕大腦忘記。
⑶選擇最方便的工具來記錄,例如印象筆記APP或者手寫的小筆記本。
⑶最原始簡單的語言去記錄。(大腦容易多想,會焦慮。)
⑦緩沖
當別人交給你任務時多問一嘴是否可以拖一到兩天,這樣就可以不打亂自己當前的計劃繼續做下去。
⑧處理
空閑時間時就打開碎片清單看一看,思考哪些目前可以做,減少焦慮。
處理清單時問自己幾個問題:
這點事情可以不做嗎?如果猶豫的話就先留著。
可以以后做嗎?可以找人幫忙嗎? 可以現在做嗎?有明確的時間點嗎?
接下來我能做些什么??
Day04
2017年1219
如何應對賴床的情況?
①根據當天自身情況設定第二天早晨起床的時間,必須要真心的打算起床才靠譜。
②wakeup雙鬧鐘
⑴wake鬧鐘設置到期望的起床前3~5分鐘。
⑵up鬧鐘定到你期望的起床時間。
wake鬧鐘:音樂要輕柔避免吵到家人。
up鬧鐘:聲音應該足夠震撼(目的不是吵到家人而是需要有怕吵到家人的心理才能促使你下床)
up鬧鐘關掉后避免再次上床可做讓自己清醒的行為,例如喝水、上廁所、刷牙等。
20171218
第一遍30頁到40頁
都知道熬夜傷身體,然而卻因為各種因素不得不熬夜。
是工作沒完成?還是因為要學習而熬夜?亦或者是看電視劇,刷刷朋友圈,時間一晃就到凌晨。
每個人最高效的時間也都是不同的。
有人晚間狀態最好,有人早晨狀態最好。
如果不論是晚間還是早晨的狀態都很好的話。建議你養成早起的習慣。
㈠早起的好處不言而喻:
①當你早起時會發現時間變的更充足了。
②重要的一點是不會熬夜就不會太傷身體。
㈡堅持不下來的原因是因為什么?
①晚間入睡困難,第二天想想我得多睡會兒啊,你這個多睡的時間就會造成當天晚上再次無法入睡。
㈢睡眠要求質量不要求時長
并不是睡得越多就不會困,狀態就越好,你的睡眠質量如何決定著你的狀態,早起后當天出現困意可利用碎片化休息,18分鐘左右。職場人士中午休息20分鐘左右就可以啦。
㈣養成早起早睡的一個小方法。
早起倒逼早睡。
20171217《哪有沒時間這回事》認清現實
19到29頁
㈠我很容易產生拖延,無法高效的去做事情,為什么別人每天看起來都是那么有效率呢,任務完成得還非常好。
首先擺正一點的態度就是:
①每個人都會出現懶散的狀態,也會有狀態不好的時候。所以不要對自己不能出現“隨時待命”的狀態而自責。
②思想態度積極一些,向內查探感知自己的高效時間段,每個時間段不同的特點,利用這些特點來做適合的事情。
㈡優化每個時間段
將一個時間段內所做的事情列舉出來進行分析,哪些適合這個時間段做,哪些不適合這個時間段做。
㈢列清單
將一種段時間的碎片事情按照步驟列入清單內,按照清單來完成,減少不知道該做什么事情的狀況。
㈣時間段要松弛有度
當前時間段沒完成的任務不可拖到下一時間段,這時你就需要安排幾個時間段來做休息放松時刻。利用儀式感來切換狀態證明開始新的“征途”
重點:時間段并不是固定的,隨時修改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