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 ? ? 目】《學會提問》
【課程領拆】丘恩華老師
【上課時間】2017年8月17日
【作 ? ? ? 業】
拆為己用作業:一周內,聽到一個新觀點或道理時,嘗試用提出關鍵問題的方式來分析這個觀點的合理性。
觀點:俗話說,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所以,教育孩子就是要嚴格,該罰就罰、該打就打。
一、結論是什么?
教育孩子要嚴厲。
二、理由是什么?
1、嚴父出孝子
2、慈母多敗兒
三、更多的理由
1、懲罰和打罵,孩子才會聽話,才會記得下次不犯相同的錯。
2、嬌慣溺愛孩子,會讓孩子不懂規則,不懂約束自己,無法無天。
四、基于的假設及其合理性
1、在從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是不平等的,君高于臣、夫高于妻、父高于子。在那樣的年代,較高地位的人可以控制較低地位的人。而當代社會倡導平等,“當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控制時,父母也失去了對孩子的控制”(出自《正面管教》)。如果你的家里有一個兩歲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已經會向你表達:我不一定要聽你的。
2、教養孩子的方式,除了嚴厲的方式就是嬌縱的方式。教育孩子,除了嚴厲和嬌縱以外,還有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教養方式,即正面管教。正面管教讓父母站在與孩子平等的地位,不是試圖通過說教、嘮叨、懲罰、打罵去控制孩子,而是通過有效傾聽、關注和理解孩子的感受,發現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與孩子建立聯結,將犯錯誤看作是學習和成長的好機會,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3、懲罰打罵是有效果的。懲罰的效果通常是立桿見影的,可很遺憾的是,懲罰不能帶來長期效果。因為孩子在受到懲罰后,通常不是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是思考下一次如何做才能不被發現避免懲罰。請回憶一下,小時候受到懲罰后你的感受和想法。
4、嬌縱孩子對其成長沒有好處。嬌縱令孩子不尊重規則,以自我為中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沒有感恩和敬畏之心,的確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長的一種教養方式。
五、情感因素
1、我需要對我的孩子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