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最近認識了一位朋友,他叫老奔,這位老兄的簡歷是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畢業(yè),據(jù)了解目前自己經(jīng)營了一家普洱茶廠,可以說是集茶藝與美術于一身的藝術文人,因此想和他聊聊茶的美學,比如說聊下如何品茶,如何挑選紫砂壺,如何鑒別茶的等級,最后能從茶道聊到人生那就完美了......
? ? 誰知這位老兄不按文藝男青年的套路出牌,一來就直接丟一句"任何講究的目的就是為了不用再刻意講究",頓時就把我擂懵圈了,我除了用"非常正確"四個字來形容再也找不到其他話來接了!
? ? 接下來,我以為我們可以正式進入茶藝美學的話題了,比如,先談一下品茶時味蕾的感受,飲一口,猶如置身于綠水青山之中,吸自然之精華,取青山之靈氣,然后升華至品茶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品茶要慢品,靜品,細品,品茶如品味人生,苦后回甘等等。
? ?誰知,這位兄臺繼續(xù)丟出一句"茶本無文化,有了利益就有了文化!經(jīng)濟搭臺,文化唱戲!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放而大之,莫不如此",我只想說,老奔,當初你填志愿選專業(yè)的時候是被逼的嗎?
? ?其實我的本意是想聊下"術",沒想到我們最后聊到了"道"。不得不說,確實很有見地,那么我也就只有順著老奔的藤蔓往上爬了,那就來聊"道"吧!
? 說通俗一點,茶文化就是一種經(jīng)濟催生出來的文化,就是鄙視鏈,我懂你不懂,我用的優(yōu)雅,大家都承認這種優(yōu)雅,那么這個就是文化了!
? 經(jīng)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資本到了一定的量級,它必須需要標的物去消化,于是概念叢生,有了茶文化,收藏文化。表面是文化,其實是經(jīng)濟。 ? ?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