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米燕的成長軌跡為主線,寫在大山里長大的60后、70后女孩的命運。
上一章《走進縣城》
師范學校后面,有一座不高的山,叫畫眉山,山脊豐腴,山頂平坦。縣城的廣播電視臺就筑建在那里。學校前面,就是那條緞帶似的史河。河水無聲地裹挾著水草,看似平緩,實則暗濤洶涌。
一幢幢小樓依山而建,在綠樹青山的環抱下,學校顯得十分秀美。米燕一眼就愛上了這個地方。
第一天晚上,帶著忐忑不安和新奇激動,她在新鋪好的床位上躺了下來。
宿舍里住著九個女生,分別來自不同的鄉鎮。米燕誰也不認識,又不知道該怎么開口搭訕。有兩個女生好像已經彼此熟識了,她們用當地方言說笑著,米燕好生羨慕。
將軍縣雖然不大,卻由于跟不同的省接壤,有幾種截然不同的口音。宿舍熄燈以后,米燕迷迷糊糊剛要睡著,就聽一個女同學說:“咦,我孩子哪兒去了?我找不到我的孩子了。”米燕激靈一下睡意全無。孩子!她怎么會有孩子!
有手電筒的光照過來,那個同學,說了聲謝謝,從床底下拽出一雙布鞋來:“找到了。”
米燕這才知道,在這個同學的方言里,“鞋子”的發音,跟“孩子”是一樣的。她偷偷縮進被窩里,用棉被捂著嘴巴,笑了好一陣兒。她覺得好有意思,方圓不過百里,發音卻有這么大區別。米燕決定以后跟大家學學各自的方言,可是,她根本沒有機會。
一正式上課,學校就開始了普通話訓練。校長說,他們這群山旮旯里來的孩子,將來是要為將軍縣的教育擔綱的。首先,必須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寫一手灑脫的粉筆字,畫得出漂亮的簡筆畫。
50個大孩子,接受了正規的軍訓。每天七節課之外,另外會有普通話訓練半小時,書法半小時,然后還有早晚自習,絲毫不比高中松懈。
大家都卯足了勁兒,爭先恐后地學。米燕更是覺得,這里簡直就是學習的天堂。圖書館里,有好多沒有聽過名字的中外名著,她再也不用像上初中那樣,躲在課桌肚里偷偷看武俠小說了。現在她看的,都是《紅與黑》、《巴黎圣母院》、《簡愛》、《平凡的世界》這些書,雖然有些她也似懂非懂。
金秋十月里,五彩斑斕的樹葉像一只只彩蝶從樹上飄然落下。陽光,融融地眷顧著躺在小山懷抱里的校園。米燕享受著這里的一切,大大的操場,寬敞的飯堂,明亮的教室,自然還有那和煦的陽光。米飯里再也沒有蟲子,每天早上都能有大白饅頭配稀飯。飯票和菜票都是學校發,她終于不用饑一頓飽一頓的了。
大概是營養充足了的緣故。米燕的皮膚開始變得細膩,個子也噌噌拔高,一直平著的胸脯也迅速凸起。她又一次覺得,自己是大人了。這次跟初中的時候不一樣,那時候,是因為看到父親斑白的頭發;這一次,則是自信和成長的力量。
她是班級里最活躍的同學了。她參加了校文學社,后來又被選為校播音室播音員兼校記者團成員。作文比賽、朗讀大賽、數學知識競賽,甚至是3000米長跑,她都不落下。第一學期剛剛結束,米燕獲獎的小紅本本,就有一大沓。
在主持了一場校級聯歡晚會后的第二天,米燕收到了她有生以來的第一封戀愛信。90年代初的小縣城里,學生談戀愛還是禁忌事件。米燕捏著書里掉出來的信,手心里全是汗。她的心咚咚跳著,欣喜又激動。
她非常想知道信里具體說了什么,可是,卻沒有合適的地方打開來看。她小心地把信裝在褲兜里,一直等到午間休息,才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仔仔細細地把那封信讀了三遍。
寫信的男生,她并不太熟。好像只是找他交作文的時候,說過幾句話。米燕好奇他為什么會對自己感興趣。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終于對男生有吸引力了。在那個懵懂的年紀里,這種感覺美好得讓她睡不著覺。她感覺自己像一顆剛剛長出來的黃豆芽,嬌羞地探出頭來,羞澀又緊張地期待著少女時代的到來。
睡不著的時候,她想起了小荷。那個初中時就收到過很多戀愛信的同桌,她現在在哪里?她對新學校生活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樣滿意?此時的米燕,只想把這一刻的感受跟她分享,可惜,他們從畢業開始就失去了聯系。
下午上課的時候,米燕偷偷瞅了瞅給自己寫信的那個男同學,怎么看都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她又將班上所有的男生悄悄審視了一遍,最后把目光鎖定在一個男孩身上:這個我喜歡。如果他來追求我,我就答應了。米燕悄悄地想。
回過神來的米燕,臉上熱辣辣的,但心里卻泛起異樣的甜蜜。
《大別山里的女娃》繼續更新啦!下一集米燕開始談戀愛啦!感謝大家捧場!沐兒這廂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