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今日關注:20171129第271天
? ? ? ? 周鴻祎的四次反思
在最近出版的《顛覆者:周鴻祎自傳》里,360董事長周鴻祎用口述的形式敘述了從出生到360在美國上市的經歷,其中有不少對自己創業的反思。在這里為你介紹其中的四次反思。
第一次是周鴻祎對自己做3721的反思。
3721最終沒有獨立上市,而是在2003年賣給了當時的互聯網巨頭雅虎。
周鴻祎的第一點反思是,心態不夠開放因此過錯了搜索。當時周鴻祎曾經請一個雅虎的副總裁來為公司做顧問。周鴻祎讓團隊做了很多準備。但是這名顧問卻非常桀驁不馴,上來劈頭蓋臉就說:“你們做的這些不行,方向有問題,你們應該做后臺,然后轉向搜索領域,因為搜索才是未來的趨勢?!碑敃r周鴻祎年輕氣盛,顧問的態度讓他產生了逆反心理,反而非常抵觸搜索。 周鴻祎后來反思,很多創業者因為長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相信自己的直覺和判斷,聽不進去有經驗的人的勸告,最終錯過了機會。后來,他自己在充當“創業導師”角色時,也因為這個教訓,總是勸創業者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
第二點反思是,過于沉浸業務,沒有對整個行業做思考。周鴻祎當時內心想過要上市,但又對上市有一種恐懼心理,覺得自己英文不好,和西方人打交道不夠熟練。而且,“一直在埋頭拉車,沒有站在一個高度去俯瞰互聯網整個行業的狀態。最大的問題是,我當時沒有站在行業的角度去評價3721究竟出在一個什么位置。和別人比,我們的優勢和劣勢在哪里?!?/p>
因此,他也就沒有意識到流量的威力。當時3721有很多流量資源,但周鴻祎卻沒意識到,只要有流量,可以借助流量做很多強大的事情,包括開啟一個新業務搜索。
第二次是周鴻祎對雅虎中國期間職業生涯的反思。
2004年到2005年,周鴻祎在雅虎中國待了18個月。在自傳中談到這段經歷,周鴻祎說,雖然自己很強勢,也費盡心思在管理雅虎中國,但仍然有三個值得總結的經驗:
1.對楊致遠的崇拜心理。加入雅虎時,周鴻祎對楊致遠“幾乎是仰視的”,“在我心中,他就像籃球界的喬丹、足球界的巴喬”。因此,周鴻祎認為,自己在和楊致遠交流時,帶著“不均衡的氣場”,不夠自信。這讓他在應該堅持的時候,選擇了妥協。
2.始終沒有理順跨國公司的層級關系和交流方式。美國公司在內部開會交流想法時,大家都要準備PPT。但是周鴻祎覺得,寫PPT就像寫奏折,“我們這里戰事正酣,千鈞一發,朝廷那邊還要不斷地派出錦衣衛?!彼J為,問題出在,自己沒有在國外學習生活過的經驗,因此學不會那套講道理的邏輯。他更多依靠的是直覺。直覺寫不到PPT里。
3.領悟到了對公司控制權的把握。周鴻祎稱互聯網領域是圍剿式發展,因此在公司的絕對話語權至關重要。
第三次反思是周鴻祎對奇虎做社區搜索失敗的思考。
2006年,奇虎360想要從“社區搜索”切入做搜索。所謂社區搜索,是希望能夠從內容豐富的論壇里搜索內容,這也是區別于百度的地方。但是最終并不成功。
社區搜索失敗后,周鴻祎總結自己犯了兩個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豪華團隊創業,奇虎當時的團隊是互聯網界的豪華團隊,要技術有技術,要經驗有經驗,之前的3721還曾跟百度正面對決過,而且也融了很多錢。但是,“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心態浮躁,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但互聯網是不斷變化的,經驗往往是靠不住的,你必須隨時處于歸零狀態,從用戶角度出發,把握用戶新的需求?!?/p>
第二個錯誤是,產品沒有聚焦在一個切入點。周鴻祎說,平臺型產品最開始的時候,一定是通過一個打動用戶的點來切入,但是當時,“忘記了創業最重要的原則是專注?!?/p>
周鴻祎喜歡用一個比喻來總結這個教訓,女人生第一個孩子需要懷胎十月,生第二個孩子也要懷胎十月。如果在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覺得自己有經驗了,努力一下用兩個月就生出來,這就是很嚴重的錯誤。
第四次反思是周鴻祎對和騰訊之間的3Q大戰的反思。
這一次周鴻祎更多地贊美了騰訊。周鴻祎非常佩服騰訊在3Q大戰后的反思。他說他最敬佩騰訊的地方,是騰訊并不是只是形而上學地做樣子、擺架子,而是做出了真正的改變。騰訊變成了一個更強大、更令人尊重的企業。
而對于360自己,雖然通過這一戰讓360被更多人知道,周鴻祎卻說,結果其實“只是讓360幸存下來”。而且,還給外界留下了“刺頭青”和“非常好戰”的印象,結果,反而讓公司在公關和其他關系方面遇到一些壓力。周鴻祎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至少在公關方面不再像之前那樣“肆意妄為”了。
摘自: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