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去的那家泡饃館門面很小,在鬧市林立的商鋪中,很不起眼。第一次去,緣于朋友的介紹,她說她吃那家泡饃十幾年了。
我便也去吃。第一次買回來,吃著覺得確實比別家的泡饃香,油也大,味道好。
其實我不確切地知道這家館子建了多少年,至少我小的時候它就有了。算來有年頭兒了。
這么一家鬧市里的老店,掌勺的大師傅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小伙子,著實教我吃了一驚。平時我去,不是飯口,一般見不到三兩個客人,大師傅和收銀的小姑娘都在休息、他們不可能躺下或者斜靠著,只是閑下來,無所事事。
今天我去吃泡饃的時候,見到了一位正在進食的客人。我坐在一旁,遠遠地望著他們。小伙子按部就班地做泡饃,它先舀幾勺機器切成的饃花兒,再切幾片很大很薄的牛肉片,抓一把粉絲,放到灶臺上,又端來蔥花,和鹽面。
這會兒向鍋里加了幾大勺子水,是湯?是水?我也不知道。水開了,放進去饃花兒,煮熟,其間撇一些湯上的雜質,再添一勺高湯。
他麻利地做著,還不時朝店外的馬路上看看。正是晚高峰,車水馬龍,不亦樂乎。外面華燈初上,漸漸朦朧的黑夜里,街道的霓虹閃爍,車燈粼粼,他只是在忙碌的間隙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忽然就在想,不知道他幾歲開始跟師傅學徒,又幾歲學會了熬制的傳統手藝,幾歲開始獨掌門面,支撐起一份家業。當然,這家業不是他的。
其實,我也很想做個手藝人,有一技之長可以謀生吃飯。這樣,才覺得踏實,可靠。可是,學無百用,至今沒有找到一份安身立命的職業,徒有一些隨身的愛好罷了。
那個小伙還在忙碌。從他向外張望的一瞬,我忽然浮生萬千緒。
他在每日每日簡單的勞作中,是否也曾向往過大千世界的精彩與斑駁?他在日復一日的閑散與不多時的忙碌當中是否也曾生出去國的夢想?他在這簡單的傳統之中是否也對現代的五光十色充滿了好奇與幻想?我想,現代年輕人有的夢,他都會有過。只是,我每次去吃飯,都會見他一如既往的平靜,一如既往的忙碌,一如既往的閑散與少言。這是一個怎樣的青年,我并不知道。只是在我的心里妄自揣度過他。也算是與他有過一份親近吧。
2014.4.20
您的閱讀、留字、點贊、打賞給了我繼續寫作的動力,感謝您!歡迎轉載分享,請簡信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