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
裝置寫作不追求共鳴,也不拒絕。如果有共鳴的話,現(xiàn)階段看來只是巧合。當裝置寫作已經(jīng)固定下來一套屬于裝置自己的表達方式時,人們也大多接受了能用了,那么這個時候存在共鳴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共鳴往往與通俗有莫大的關系。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么裝置寫作是失敗的。因為裝置不是靜止的,不是永恒不變的,雖然永動機實際上是不可能,但是在表達的路上各種各樣的束縛不斷的出現(xiàn),在不斷擺脫束縛的過程中裝置寫作的更新提供了原動力。
在裝置寫作無情緒表達境地中,往往會被人認為是表達不準確,與此同時,剛好證明這些人對裝置寫作的無知與甘于被詞語控制,甚至淪為文字的表達傀儡。這樣的人在創(chuàng)作上最大的追求就只是能準確表達。只追求能準確表達的創(chuàng)作是無趣乏味的,這樣的創(chuàng)作毫無生命力。
如果你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帶給很多人共鳴,說明你的作品不是那么獨特與獨立。所以,裝置寫作注定是一項不入大流的特立獨行的具有自我革新的創(chuàng)作。
對于大眾讀者來說,裝置寫作往往缺少共鳴,這正是裝置寫作的最好狀態(tài)與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