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選擇素質教育課外班的時候,都會考慮樂高機器人,或多或少聽過樂高機器人課程的特色,但是大部分家長還是處于似懂非懂的階段,不知該如何選擇,也可能領著孩子上過一些機器人的體驗課,報了名,但是課程效果究竟如何,心里還是畫了一個問號,再加上機器人課程通常價格都不算低,這錢花的到底值不值,心里就更沒底了。
所以,今天我從樂高的器材、搭建和編程這三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器材
樂高的器材,簡單來說一句話,地球上適合3到16歲孩子搭建的器材,樂高是最好的!這是我經過長時間的教學和調研總結出的結論,歡迎打臉。
選擇樂高的器材,不敢說有多正確,但一定錯不了,那么那它究竟好在哪里呢?我們先從器材本身說起,樂高這家公司做玩具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具體可以參考《樂高:創新者的世界》這本書),是有一定歷史底蘊的,自然技術的積累也是很厲害的。這就保證了器材的質量非常好,經過長時間的拼插,器材也不會輕易的變形,然而其他品牌的器材就不一定了。舉個例子,我以前用其它的器材教孩子搭小車,同樣的器材,同樣的搭建步驟,一個可以正常向前行駛,另一個,馬達和齒輪的嚙合就總是差那么一點,導致行駛的時候總會向左偏,當時孩子家長也在,場面略微有些尷尬……
其次,樂高器材的美觀度以及種類的豐富程度都是要好于市面上其他同類型器材。去網上隨便搜一個韓國系的拼插教具,就一個感覺——好丑!
最后,也是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樂高器材的材料成分,也是讓人放心的(可以上網搜一下它的成分,ABS),不像其他品牌的劣質器材,使用的時候會有一股濃濃的塑料味道,洗了好多遍依舊去不掉。
搭建
1.在樂高教育的搭建環節中,不論是大小顆粒的拼插,還是銷和梁的連接,都是有技巧的,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氣,這就會鍛煉我們孩子的動手能力。
2.動手能力,說起來可大可小,通過我長時間上課對學生的觀察,發現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如果家長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比如做一些手工制品或是玩兒一些類似樂高的玩具,那么這個孩子在做事時表現出的耐心、老師提問題時表現出的觀察力和專注力,都是比同齡的孩子要好的。
其實道理很好理解——樂高的搭建,是根據力的原理,拼出很多模型,同時,老師也會教孩子,想搭建一個作品,要先學會如何分析它,比如它由哪幾部分構成,每個部分可能要用到的原理是什么……漸漸的,孩子會逐漸掌握一些搭建方法跟技巧,通過系統的學習之后,老師再要求孩子搭建一個作品時,孩子就可以自己分析出它的結構,并完成作品。這也是很多家長希望孩子達成的目標。3.還有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中國學生的動手能力遠低于同齡的歐美的學生的現象,原因其實大家都能說出一兩點,比如我們國家的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啊,分數至上啊,孩子只知道做題,很少有時間去培養其他業余愛好,即使有,如果家長覺得這跟學習無關,跟考試無關,也會制止。
但我想說的是,動手能力是體現一個人智力高低的一個方面,不是說以后一定要做藍領才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動手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孩子對于世界的認識。所謂心靈手巧,把動手能力提高上來,孩子的智力通常也會得到提高,而且孩子以后在中學學習立體幾何,物理,化學等比較重要的學科時,如果他的立體思維比較發達,對于理解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是有很大幫助的。
4.搭建出來的作品,一定程度上是孩子內心世界的反映,孩子腦海里想的是什么,他表現出來的作品就是什么,比如有的孩子天生對色彩搭配很有天分,那么他搭建出來的作品,在完成基本結構要求的同時,作品比其他孩子的要好看很多。另外一種情況,可以發現孩子潛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在剛開始學習樂高的時候,很多孩子對“對稱”這一概念不是很明白,通過對作品的搭建,就可以發現,孩子對于這些概念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所以說通過搭建作品,家長可以發現很多平時注意不到的孩子的特點或問題,那這些對于家長和老師教育孩子,都是很有幫助的,所以也不要簡單地把搭建理解成只鍛煉動手能力。
編程
樂高教育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編程,這幾年我們國家興起的素質教育課程里面,編程就是很重要的一類。樂高的編程,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是程序員敲代碼或做網頁,樂高的這個編程,更多的是編程思維的引導,它的語言邏輯,是很符合常規編程邏輯的,而且相比較在孩子看來相對枯燥的敲代碼,樂高的編程顯得更為有趣,也更形象更直觀,因為孩子做的每一個程序都對應著機器人的動作,所以,通過學習樂高的編程,對孩子邏輯思維的養成,是很有幫助的。
所以說學習樂高的編程,不是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程序員,如果家長想讓孩子與人交流溝通的時候,做到觀點鮮明邏輯清晰,做事情有條理不毛毛躁躁,遇到不熟悉的問題,不會發愁不知從何著手,那么從小培養嚴謹的邏輯思維對他是有很大幫助的。
以上,是我總結的家長經常會問到的問題,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有表述不專業不全面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